满族舞蹈历史演变及其发展

时间:2022-10-19 01:57:09

满族舞蹈历史演变及其发展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感情了。由于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具本民族风格和特点的舞蹈。即使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其舞蹈也有差异。每一民族还因舞蹈功能不同,而形成若干舞种。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女真。史书上所记载的这些满族先民,都是以狩猎为主要经济生活,和中原地区一直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密切交往。

[关键词]:舞蹈 历史演变 发展

满族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众多民族舞蹈文化瑰宝之一。满族舞蹈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优秀舞蹈,说明了满族并不是一个缺乏舞蹈的民族。但从满族舞蹈文字记载这一方面来看,是时断时续,脉络不清的。这影响我们对满族舞蹈发展轨迹的了解和认识。一些学者,他们以满族先世各族为背景,以满族为中心,从民间舞蹈、专业舞蹈、宫廷舞蹈、宗教舞道等方面对满族舞蹈做历史的考察,以其填补满族舞蹈史这一旷日持久的空白,为研究满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满族的祖先在先秦时期称为肃慎。肃慎居东北最久,虞舜时,已有肃慎之名,并以狩猎、游牧及原始农业维持生计。华夏族把居于东北的各民族统称为东夷,与中原地区的先民一样,他们也参与共同生产、生活,以歌舞祭天、娱乐,被《后汉书•东夷列传》载为:“东夷率皆土著,喜饮酒歌舞。”当时,肃慎族的乐舞也带有一定的巫术性质,如《持矛舞》。据《五经通义》载:“东夷之乐,持矛舞,助时生也。”说明当时的先民是持矛而舞,而舞的目的则是助农作物生长,由此可见此舞带有鲜明的巫俗性质。随着岁月的流逝,至秦汉时期,古之肃慎在这一时期改称为挹娄。挹娄是肃慎族系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有关挹娄时期的乐舞史书上并无过多记载。对挹娄人《后汉书•东夷传》载“喜饮酒歌舞”。在魏晋时期的,挹娄则改称为勿吉,与古肃慎族系一脉相承。勿吉的乐舞有“曲折多斗容”的形式。

隋唐五代时期,与古肃慎族系一脉相承的挹娄、勿吉在唐代时称。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勿吉七部延续下来的粟末,另外也融合了其他部落以及高句丽移民。根据渤海国居民的构成,可以认为,渤海乐舞主要继承了前身,即勿吉的乐舞文化,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乐舞文化而形成的。《踏锤》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是每年的岁末或岁初举行的民俗活动,举行时,男女老少欢聚一处歌舞佝乐,其歌舞形式是列队行进、载歌载舞。宋代以后,此舞蹈形式的记载消失。

继隋、唐之后,女真人兴起。女真从族系与古肃慎一脉相承。女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建国前女真族的音乐舞蹈古朴、粗犷,舞姿多为狩猎生活的反映。金人进入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吸收了宋的一套旧制,建立了一套乐舞礼制,如雅乐有文武二舞,文舞名《保大定功之舞》,武舞名《万国来同之舞》。据史载,金时在女真人中盛行《臻蓬蓬》歌舞。《臻蓬蓬》歌舞是在鼓的伴奏下合着鼓点进行的乐舞。另外,《萨满舞》在金朝时期的女真人中就已经流传了。金朝女真人的《萨满舞》与清朝满族的《萨满舞》几乎一致。

清代宫廷礼仪宴乐舞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佾舞”;其二,为“队舞”。“佾舞”用于祭祀。“队舞”用于宴飨。莽式舞,为传统的筵宴歌舞,广泛的流传于民间。莽式是满族舞蹈的主要代表形式,“莽式”一词是满族舞蹈的音译。《莽式》传入宫廷后,一方面变异为歌颂清朝统治者的乐舞。另外,依然作为娱乐形式存在。此舞场面壮观、宏大。在民间,凡有宴会时,主人家男女便更迭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式。《莽式》共九折十八式,是对莽势的不同段落和动作的命名。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扬烈舞,为清代宫廷舞蹈,源于莽式舞,多于朝廷三大节筵宴及内廷筵宴时表演。扬烈舞是显示八旗官兵骑射武功,是受汉文化影响的歌颂清王朝武功的宴乐舞蹈。喜起舞,源于民间流传的《莽式》,传入清宫廷后称《喜起舞》,属庆隆舞一种。多于朝廷三大节筵宴及殿庭内筵宴时表演。喜起舞表现了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景象。

满族民间舞蹈有萨满祭祀舞蹈、满汉文化结晶的舞蹈。满族人崇信萨满教,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活动中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明清时萨满教活动颇盛,萨满行巫领域也极广。追其渊源在古代中国北方民族就曾盛行过这种巫舞,它是原始狩猎、渔猎生活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归纳起来萨满舞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娱神,二是驱魔。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这一受汉族舞蹈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新民间舞又称为“地秧歌”,俗称“秧歌”。《满族秧歌》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逢年节时都举行非常热闹的跳秧歌活动。现流传在辽宁省各满族聚居区的《满族秧歌》和流传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的《秧歌》中,从内容、形式等方面看,在清代就已基本形成。满族秧歌还有几个鲜明的民族特点:一是以礼见长。二是动作火爆。三是赋予舞蹈浓郁的历史属性。这些舞蹈动作特点都是与他们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所分不开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着封建时期的结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历经清王朝的覆灭与民国动乱的洗劫,满族舞蹈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销声匿迹,余下的部分也散落在各地,较不完善。建国后的十多年中,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努力,满族舞蹈涌现了一批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洋溢着时代气息,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秀舞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中国的东北为研究基地,满族舞蹈的热心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他们有效的考察、搜集和整理,把散落在民间的满族舞蹈经过加工和再创造,以其精华展现于舞台。这些舞蹈不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为世界舞坛所瞩目。20年前诞生的舞剧《珍珠湖》,使满族舞蹈成功地跃上中国舞坛。是满族舞蹈发展历程中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创作尝试。随后,《莽式》、《盛京建鼓》、《盛世行》等舞蹈作品相继问世,极大地活跃了满族舞蹈的创作。而明清时期的萨满舞、太平鼓舞、满族秧歌等一些优秀的民间舞蹈,一部分继续保持着原来特有的舞蹈风貌,而另一部分经历时代的演变成为新的舞蹈形式活跃于我国东北部。

回顾满族舞蹈走过的历史历程,从其祖先肃慎时算起,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古时的“喜饮酒歌舞”,还是明清时期的莽式舞、太平鼓舞、秧歌都对现代满族的舞蹈、舞剧有着非常深刻的艺术影响。研究满族舞蹈的历史,对认识满族舞蹈的特点乃至丰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摄影工作者视觉素养浅析 下一篇:和谐社会背景下民族舞现代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