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传热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时间:2022-10-19 12:47:57

民办高校传热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摘 要】本文以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分析了传热学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传热学、民办高校、教学

【Abstract】Based on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oal of the private colleg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fect of the heat transfer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i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Key words】Heat transfer;The private colleges;Teaching

1 传热学课程特点

传热学主要研究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与传递规律[1],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锅炉原理、制冷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前提。因此,传热学的学习关系到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关系到学生工作后是否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的发展。而传热学是一门知识面广、理论性强、推导复杂、定律繁杂、公式较多、重点难点较多的课程,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 民办高校特点与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民办高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民办高校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健康的身心、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因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是:1)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工程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以及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3)熟悉本专业施工安装、调试与试验的基本方法;熟悉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能够参与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4)具有应用语言、图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能力;5)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

依据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以及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传热学教学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推导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民办高校学生基础较薄弱,这种复杂的推导过程难以理解消化,应用更有难度。2)该课程学习概念多、理论性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更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工程应用结合能力、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计算分析能力较弱,不符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为了体现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两方面对传热学教学改革进行了以下探讨。

3 教学革新

3.1 教学内容革新

增加工程资质考试内容讲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针对民办高校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学习过程中对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掌握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以例题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体现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工作后参加工程师考证内容,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考证部分内容的讲解以及考试习题的练习。既能避免由于教学内容过深而产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又能为今后职称考试提供指导。

加大实验教学环节,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我院教学计划仅有6课时的实验教学,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为了达到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比重,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计算机模拟训练,为需要深造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3.2 教学手段革新

传统教学是以板书的模式进行讲授,现代教学是以多媒体形式为主[2-3],但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弊端。传统教学费时费力,对于图表和物理现象很y通过语言表述清楚。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容易开小差,学习效率低下。

传热学是一门将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融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两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概念、图表、动画等讲解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将内容形象、直接地呈现出来,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兴趣。而对于课程的学习要点和提纲以及方程的推导则应以板书的形式讲授,便于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上课的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加深印象。

另外,还有一些内容,例如非稳态导热问题、对流的边界传热问题等,需要用相应的软件模拟进行教学,使一些生涩难懂的问题变得直观、计算也比较快捷简单。目前传热学课程常见的应用软件有Fluent、CFD等[4]。

4 结束语

结合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热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2]何晓,姚江,沈妍,等.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53:68-70.

[3]刘春梅,闫书丽.多媒体技术在传热学教学中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16,30(4):490-492.

[4]向夏楠.CFD技术在传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4,3:119-120.

上一篇:燃煤飞灰砷污染控制 下一篇:《医学统计学》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