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马恩社会分工思想与其异化理论的联系

时间:2022-10-19 12:00:55

试分析马恩社会分工思想与其异化理论的联系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分工思想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而又缺失的组成部分,我们对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应当去进一步挖掘、开发、重新复位和重新认识。本文立足于对马恩社会分工思想与其异化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分工在异化产生和消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揭示出从分工角度寻找异化产生和消亡根源的重要理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分工思想; 异化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个问题的预设是,异化并不是人类劳动固有的属性,而是在人类劳动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也是随着劳动的发展最终被消灭的。显然,要确证这个问题的合理性,就必须以确凿的历史根据去证明这个预设的真实性,即证明人类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没有异化的劳动。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依据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指出:“先前的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在本质上是共同的生产,同样,消费也是在或大或小的共产制共同体内部直接分配产品。生产的这种共同性是在极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但是它随身带来的是生产者对自己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支配。他们知道,产品的结局将是怎样;他们把产品消费掉,产品不离开他们的手;只要生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它就不可能越出生产者的支配范围,也不会产生鬼怪的、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像在文明时代经常地和不可避免地发生的那样。”1恩格斯所说的“先前的一切社会发展阶段”,指的是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只有自然经济而无商品经济的时期――原始社会早、中期。在这种纯粹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共同生产和直接消费,劳动目的不是交换价值,而是保证个人的生存和共同体的存在,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劳动者对产品具有支配权,产品不会转化为“与他们敌对的力量”。劳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支配自己的活动。活动的自主性、生产的共同性和消费的直接性,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形成对立,不存在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况且由于缺少市场这个纽带,劳动者是相对分散和独立的,还没有条件把他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这种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经济的存在,不仅表明人类最初的劳动是非异化的,也为研究异化劳动的起源问题,提供了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然后马克思恩格斯把视角转向了分工。

一、分工在异化产生和消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工给人类劳动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突破了人类最初劳动的狭隘性,创造了远比简单协作大得多的社会生产力,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分工又造成了私有制、社会分裂、人的固定化、片面化发展等异化现象,并使人类劳动变成一种异化劳动。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到,社会分工的出现,破坏了田园诗般的自然经济,使得劳动从此开始了异化的历程。首先,分工破坏了生产和占有的共同性,使个(私) 人占有成为占优势的规则。分工一开始就伴随、制造出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所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分裂也就发展得越尖锐”。2“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3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其次,分工使共同体发生了分裂。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也使得各不同部落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以及它作为一种经常制度来发展和巩固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当生产的增加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时,吸收新的劳动力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战争提供了新的劳动力。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恩格斯说:共同占有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变成私有,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但基本可以肯定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过去零散的奴隶制,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根本的组成部分。

再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共同利益采取了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实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的工具。

最后,分工剥夺了人们劳动的自主性。随着分工发展,交换经历了从个别、偶然到大量和经常的变化过程。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在商品生产中,生产者不再知道产品的结局将会怎样。当货币、商人插入生产者之间以后,交换过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产品的最终命运变得更加不确定。生产者丧失了对自己全部生产和产品的支配权,任凭偶然性来摆布了。

总之,分工是社会关系成为外在异己物的真实原因,它使生产力、社会关系和意识彼此间发生矛盾。当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4马克思指出,“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形成的社会中,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在这种条件下,通过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个人力量便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5“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的社会力量,也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6由分工而产生的私有制,使得人们之间的私人关系发展成为对抗性的阶级关系,而这种阶级关系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必须屈从的异己力量。因此分工是使社会关系成为外在异己物的真实原因,而一旦社会关系成为外在异己物,它对以社会关系为本质的个人及其活动便具有强烈的固定性、物役性,以及人与人利益关系的对抗性和人的发展的片面性。

二、从分工角度寻找异化产生和消亡根源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最后设问:“各个人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关系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关系会相对于他们而独立?他们自己生命的力量会成为压倒他们的力量?”7

马克思分析道:“其原因是,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正是由于他们作为个人是分散的,是由于分工使他们有了一种必然的联合,而这种联合又因为他们的分散而成为一种对它们来说是异己的联系”。8“因此,一方面是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力好像具有一种物的力量,并且对个人本身来说已经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是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同这些生产力相对立的大多数个人,这些生产力是和他们分离的,因此这些个人丧失了一切现实的生活内容,成了抽象的个人,然而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作为个人彼此发生关系。”9可见,正是由于分工造成的资本和劳动间的分裂,导致了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对抗,以及生产力发展和个人感性生成之间的对抗。分工,由分工导致的私有制、商品交换,以及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才是导致人类劳动发生异化,从而导致“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最终根源。

从分工的角度来寻找异化产生和消亡的根源,这对于马克思在异化劳动问题上克服和瓦解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立场,即从伦理学、理想化意义上的劳动来研究人,并把社会历史归结为人的本质异化及其复归的唯心主义缺陷;对于跳出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循环论证”的圈子;对于把历史理解为人的劳动发展史,并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领域内考察异化和社会关系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10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2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6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85-8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85-8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8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3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2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

[1]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当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2]张一兵:《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历史》,《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3]谢富胜:《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4]郭丽双:《马克思和卢卡奇对异化根源的分析》,《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关阳(1981―),女,保山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志明(1980―),男,保山学院讲师,民俗学硕士。

上一篇:谈对舞台灯光及灯光设备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