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结合全血活血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22-10-19 11:54:2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痛和腿痛最常见的疾病,本病的发生多在椎间盘自身退行性变,纤维环变脆的基础上,可因一次急性腰部外伤或长期慢性劳损所致,造成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的腰腿痛。

资料与方法

笔者于2003~2007年共收治93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其中男64例,女29例,年龄24~86岁,病程最长为5年,最短为2个月,其中L3-4突出3例,L4-5为53例,L5-1为37例。

治疗方法①浮针疗法:查找病灶部位,用龙胆紫标记,在病灶上下或者左右6~8 cm处进针,并进行扫数,如果并发下肢痛,可在下肢的远端排行留2针,留针24小时,用胶布固定。隔日1次,6次为1疗程。②药物疗法:全血活血散药物组成:血竭、地龙、乳香、没药、甘草、土鳖虫、全蝎、红花、僵蚕。上药共混匀打粉,装瓶备用,用时取本品6g,加少许黄酒饭后服用,每日分早晚服用,15天为1疗程。病程日久,或兼肝肾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制定。①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恢复正常工作。②好转:症状及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50°~70°,可从事一般工作。③无效: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任何改善,直腿抬高试验

治疗结果93例患者中,治愈58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7%。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工人。患者于2005年6月4日出现腰痛,右侧腿痛,卧床不起,坐立疼痛,前半月有腰扭伤史,在市一医院做CT示,L4-5向右突出4 mm,于次日抬来我所就诊。查体:痛苦表情,活动不利,L4-5处棘突处压痛(++),叩痛(+),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左80°,右20°,加强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由于患者在急性水肿起,先给予20%甘露醇,5%葡萄糖加地塞米松,654-2,5%葡萄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再在疼痛部位找到压痛点,并标记,在其上下面各行1枚浮针,在右下肢近踝关节2 cm处由下向上行2枚浮针,扫散,留针24小时,另给予全血活血散180 g,每天2次加少许黄酒饭后服。

6月6日,复诊: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患者可自行下床、起坐,再给予行浮针4枚,嘱隔日行浮针1次。6月16日,复诊:腰部轻度疼痛,腿酸,双直腿抬高>70°,再给予全血活血散1个疗程,并嘱其加服六味地黄丸半年。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应力作用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由于一次外伤,或反复多次轻度外伤,均可促使退变和积累性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软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突出的纤维环可直接压迫神经根,损伤周围软组织,产生炎症,从而影响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急则治其标,用浮针治疗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收到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笔者在临床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浮针治痛疗效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中医辨证基础上最多见的是肝肾不足型、气滞血瘀型。肾虚痰阻型,而全血活血散主要功效为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祛瘀生新,续筋接骨,合并肝。肾虚加六味地黄丸平补肝肾,诸药合用,疗效确切。

上一篇:中医循证施治体会 下一篇: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