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导向下的中职学校师德建设

时间:2022-10-19 10:55:54

“知行合一”导向下的中职学校师德建设

摘 要:王守仁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决定了中职教育的对象是中考的失利者,把他们培养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者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修养,所以,中职学校应更好地重视师德建设,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并举,促使教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成为学生为人处世、立德立功效仿的榜样、学生成长路上的明镜。

关键词:知行合一;中职学校;师德建设;途径

一、“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明武宗正德三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之知是人行为的指导,而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二、中职教育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决定了中职教育的对象是中考的失利者,由于诸多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了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多方面均差的“后进生”,而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这样的后进生培养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者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修养,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专业技能水平、教育管理能力和艺术、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性,更要有“海纳百川”的博怀,包容、接受学生的种种不良言行;要确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人才”的新型成才观,常怀一颗平常心,善于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计得失,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忘我工作。在教育中,既要言传,更重身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优良品质教育影响学生,处处为师,事事为范。所以,中职学校更要重视师德建设,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并举,促使教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

三、中等专业学校师德建设途径

中职教育的特点,给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中职学校不仅要注重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更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形成,有效提高教育成效。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融入学校文化制度建设和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中。在校党支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以工会为主体,教导处、学生处、教科室、专业部等学校各职能部门联动,以培训为主体、活动为载体、考核为抓手,务实细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1.培训育德

学校重视对全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学校工会常规工作。

(1)重视新教师入门培训

新教师进校任教,师德规范学习是培训的第一课,通过学习讨论《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内化规范内涵,促使新教师深刻理解《中小学师德规范》中的“三爱”“二人”“一学”的含义。爱国守法是教师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通过培训学习,让每一个新教师迈好从业第一步,促使良好师德的形成。

(2)常规化全员培训

只有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素养,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近年来,无论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多繁忙,坚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师德主题集中学习活动,结合现阶段实际,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训。近几年先后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观看了前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特级教师蒋乃平老师的题为《师德与快乐德育》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讲座视频,哈尔滨卫生学校副校长、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李晓凡老师的题为《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的系列讲座视频和中国乐知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讲师、家庭教育和学习方法的终生推广者徐晓东主任所作的《师德来自感谢与爱》的视频讲座及《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视频等,还聘请专家给教师进行师德专题讲座。通过学习熏陶,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新时期师德要求的认识,让优秀形象常驻在心,他们就会自觉塑造新时期良好的教师形象。

2.环境养德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营造良好的育德环境。

学校教学楼上,醒目挂着的不仅有校训、校风,还有教风和学风,使广大教师抬头就能看到,提醒自己时刻履行职责。

开展师德格言征集活动,并把每一位教师的师德格言制作成桌签放置在办公桌上,让老师不忘履行自己的承诺。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宣传功能,设立师德师风专题,开设师德每周赠言栏目,勉励教师以德修身,恪守师德;以德修己,弘扬师魂;以德育人,桃李芬芳。

3.活动载德

只有借助一系列的活动,才能把培训所学内化为教师的言行。工会会同相关部门,以“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内化师德内涵。先后组织开展了《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大讨论、《身边的师德榜样》和《师德规范之我见》《中职学校师德规范》等演讲比赛、“读一本好书”读书活动、每学期主题学习活动心得征文评比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慈善捐赠活动,为灾区、贫困地区的学生和本校困难学生捐款赠物;开展师生结对帮教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与一到两名德困生或学困生结对,帮助转化思想、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教师内化师德学习内涵,使他们学有榜样,行有目标;活动中教师把所学所感付之于实践,促使教师更好地践行师德规范,知行合一。

4.评比促德

各类学习、活动培训,必须依托考核评比,才能真正行有实效。

严把考核关,每学期坚持以《江阴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标准》对每一个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并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并践行师德规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以师德规范的要求规范衡量自己的言行,快乐学习,幸福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评优是树立身边典型的最佳途径,能较好地发挥先进的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向身边的先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校不仅积极、认真、严格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先进的评选工作,还组织开展校内“南华好人”的评比表彰工作,树立南华各类先进典型,激励全体教师吸取先进经验,修炼内功,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积极进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多途径加强师德建设,激励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事业性和宽阔的胸怀,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人成才”的新型成才观和学生观,学会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教育培养学生为己任,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而努力。促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超越自我,提升师德修养,并汇聚教师团队的道德力量,树立教师群体职业道德风范,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激励教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敬业勤勉、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感染学生,以公平民主、包容博爱的职业品质引导学生,成为学生为人处世、立德立功效仿的榜样、学生成长路上的明镜。坚信一定能使后进生个个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中职学校的教育也一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9.

注: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知行合一”导向下的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研究――以江阴市南华中专为例》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A/D/2014/012。

上一篇:发现一艘17世纪西班牙沉船 下一篇:高频段频谱现状与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