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9 10:46:54

罗哌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与苏芬太尼复合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观察组共选择60例无痛分娩的产妇做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应用罗哌卡因与苏芬太尼复合行硬膜外麻醉,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未实施无痛分娩技术的对照组60例产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用药前VAS评分无差异,用药30 min、宫口开全时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分娩采用罗哌卡因与苏芬太尼复合行硬膜外麻醉,可使宫口扩张速度加快,对新生儿及产妇无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罗哌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

分娩疼痛是普遍且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持续疼痛易加重产妇烦躁和痛苦,诱导诸多生理改变发生,进而影响分娩过程及胎儿状况。为减轻产妇痛苦,确保产科质量,无痛分娩技术已在产科广泛推广应用,对麻醉方式及药物合理选择,是确保获得理想效果的关键[1]。本次选择无痛分娩病例,就罗哌卡因复合苏苏太尼开展硬膜外麻醉与未使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产妇临床情况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组行无痛分娩初产妇60例,年龄19~42岁,平均(25.2±3.7)岁,孕(39±1)w,体重(64±8)Kg。 ASA分级Ⅰ~Ⅱ级,无妊娠合并症,有经阴道试产条件,无椎管内麻醉禁忌。对照组为未接受无痛分娩初产妇,共60例,年龄19~41岁,平均(25.3±3.6)岁,孕(39±1)w,体重(64±7)Kg。组间孕期、年龄等一般情况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未接受无痛分娩,按产科常规操作。观察组:观察产妇在第1产程宫口开大达3 cm时,取产妇L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长约4 c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固定导管,给予1%利多卡因试验剂量5 mL观察5 min。无脊麻及其他异常情况后再次向硬膜外腔注入0.1%罗哌卡因加1.25 μg/mL浓度苏芬太尼混合液7 mL,然后与一次性电子输注泵连接。自动持续泵注0.1%罗哌卡因加0.4 μg/mL浓度苏芬太尼混合液,设置参数:背景输入量为8 mL/h,PCEA自控镇痛量为2 mL/次,间隔锁定时间为15 min,药物在胎盘娩出后停用。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指标: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②胎儿情况: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胎心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用药前VAS评分无差异,用药30 min、宫口开全时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3讨论

分娩阵痛使产妇承受的痛苦巨大,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引起一系列的不良生理改变,甚至危及产妇和胎儿安全。为避免自然分娩疼痛,大部分产妇选择剖宫产,明显增加了远期并发症风险[2]。无痛分娩的开展,明显减轻甚至消除了分娩疼痛,对保障产科质量意义重大,其特点:①对母婴造成的影响较小,相对安全;②作用可靠,可迅速起效,使整个产程的需要得到满足;③对产程的进展和子宫收缩未构成影响;④依据需要,对手术所需可满足。观察组无痛分娩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苏苏太尼,药物应用后,VAS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及胎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没有并发症发生。

分析第一产程初产妇疼痛特点,多来自宫颈扩张和强烈宫缩,故行硬膜外镇痛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即可。常用局麻药有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其心脏和神经的毒性作用远远低于布比卡因,同等浓度的罗哌卡因对疼痛的阻滞作用明显强于布比卡因,而且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较轻,因此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镇痛良好、不影响产妇活动和腹部肌肉收缩,也不减弱子宫收缩,使产妇能在愉快、无痛的产程中更好地配合医生。苏芬太尼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有研究表明,分娩疼痛在一定层面上与脊髓内源阿片肽相关,而苏芬太尼可与脊髓前角分布的阿片受体直接作用,可较好的缓解宫缩痛,且剂量小,有较低的血药浓度,对新生儿无抑制[3-4]。

本研究资料中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置管给予负荷剂量加电子泵持续输注阿片类强效镇痛药苏芬太尼和局麻药罗哌卡因的方法进行无痛分娩,取低浓度苏芬太尼硬膜外注入,可使局麻药镇痛效果增强,用量减少,进一步降低罗哌卡因的心脏和神经毒性。同时取两种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可在尽可能的最小剂量下起到最理想的临床效果[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少,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产妇的活动无影响,未对新生儿呼吸产生抑制,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

综上,无痛分娩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苏芬太尼复合行硬膜外麻醉,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体验,对新生儿及产妇无影响,增加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华.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17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38.

[2]Conell-Price J,Evans JB,Hong D,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ynamic model to account for the progress of labour in the assessmenr of pain[J].Anesth Analg,2008,106:1509-1515.

[3]张锦萍,徐继海,王洪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6):49.

[4]Brancato RM,Church S,Stone PW.A meta-analysis of passive descent versus immediate pushing in nulliparous women with epidural analgesia in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J].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08,37:4-12.

[5]夏昕.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40例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5,7(15):28.

上一篇:消化道造影与胃镜检查诊断胃粘膜脱垂的对比 下一篇:孕妇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