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10-19 10:06:53

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几年来,经过课题组全体同志努力,认真地实践与研究,完成了方案中的各项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课题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1、选题、立项工作

自2005年10月到2006年1月,主要做了申报省课题工作。

首先是选题工作。我们针对我市中、小学实施新课程的实际情况,我市骨干教师已经完成了通识性培训任务,进入实施新课程阶段,通过深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其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成为“十一五”学校研训工作的重要课题。

于是,我们选择了此课题,经过充分论证,然后形成方案,申报省立项。

2、抓研训教师的理论提升

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学习,边提高的原则。重视对研训教师的理论提升,我们制定了培训、学习计划,通过多种形式使我校研训教师的理论水平有较大提升。采取集中学习,外出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几年来,研训教师人均每学期赴省及以外培训学习一次,每人每学期写自学笔记2~4万字,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每周三、周五日系统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杂志文章,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等专著。

通过学习,研训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工作之中。

3、学校组织研训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针对课题研究内容,学校选择了具有引领性学习内容每学期搞1~2次培训,几年来我们培训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怎样听课评课,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及技术等。培训者由我校相关人员承担,理论联系实际地讲,研训教师感到解渴,培训收到了最佳效果。

4、研训教师学科系列研训活动的开展

结合课题研究情况,每学期中、小学研训教师结合本学科实际,确定研究主题,在全市学科教师中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学科研训系列活动。做法是:确定一所学校,选拔一位任课教师,做一节观摩课,研训教师搞一个专题讲座。

这种活动是一项集教研与培训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对全市教研起导向作用,通过观摩示范展示新课程实施的成果,同时研训教师的专题讲座,引导广大任课教师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研训教师纠正我们目前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偏差,帮助教师排除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实践证明了这种活动是行之有效的。

5、请外地专家传经送宝

2009年,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市中、小学教师在深入贯彻新课标,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收效之时,我们的教师在思想意识方面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之时。学校先后请来了铁岭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郑重给我们做了专题报告:“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报告;又请来了葫芦岛市师范附小校长杜禹先后为我市小学400多名教师做观摩课,然后做新课改的专题报告,使与会人员受到启迪、受到教育,激励着我市的课改的发展。

6、开展“三优两新”学科竞赛活动,整体推进新课程实施

我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新课程实施的实效,为了加强和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力度,我市于2006――2008年开展了系列性的教学竞赛活动。竞赛包括教师的备课、教案、说课、教法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件制作等内容。

通过我们精心筹划,制定了各类内容评分标准,周密安排实施,活动自下而上,从基层学校到乡镇,层层选拔,最后参加全市竞赛,经过两年一个周期的竞赛,评出优胜者275名,学科带头人52名,教学能手12名,获单项奖211名,先进单位中小学各10个。这些单位及教师是几年来我市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力量,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我市的教改做出了贡献。

7、组织学科委员会活动

2008年,我市中、小学研训部各学科成立了学科委员会,成员从基层学校选拔出的学科精英5―9人组成。

二年来,各学科组围绕本学科重点问题,组织集中研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初三有考试学科的小组研讨中考命题、建立题库、试卷分析、复习指导等问题。活动能结合实际,实效性强。小学语文科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展小学生系列颂读活动,通过抽测、检查等方式推动全市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为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起到了导向和激励作用。

8、课题组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

课题组在课题主持人的领导下每学期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课题在准备阶段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在实施阶段,每学期召开两次总结会。一次在期中,由各部主任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布置下段工作任务;二是在期末,每个研究人员都以调研报告形式做总结,学校做全面工作总结;每年度写出课题年度进展报告。

9、课题组主持人变更情况

2008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原课题主持人郑新元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不再担当课题主持人;原课题组成员学校党支部书记夏中秋任学校校长,接课题主持人,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同意并申请报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

二、成果

1、形成了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群

中、小学研训教师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新方式,又从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与其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群。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等都体现得明显,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每年的小学毕业生考试及中考的试卷分析与成绩中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2、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广大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不是单纯地、机械地对待教材、对待学生、对待课堂。教师善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每学期教师都写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有的已被省、国家级刊物登载,有的在各级研讨会上交流。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科研课题:于2006年1月经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为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教(288-5)项。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下一篇:高职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实践教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