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己不慎发生的伤害学校应该负责任吗

时间:2022-10-19 09:09:18

学生自己不慎发生的伤害学校应该负责任吗

[案例] 2006年7月1日,某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到分校的青少年射箭培训中心学习射箭。在活动尚未正式开始时,12岁的女生胡某突然出现流鼻血现象,当即报告老师。带队的教师顺手指向楼梯口方向说:“到那去,自己去洗洗。”让胡某自己去处理。胡某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走了过去,却不想撞在一扇玻璃屏障上,玻璃被撞碎,胡某血流满面,经医生诊断为:颜面皮肤撕裂伤,头皮裂伤、挫伤闭合性颅脑损伤。

胡某家长以学校未尽监护职责为由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讼,要求学校赔偿胡某医疗费、家长误工费、精神损失费以及面部整容等费用。

某区人民法院对此进行审理,经过庭审调查后,法院认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保护时确实存在不当之处应该对事故的发生承担一定责任,而原告胡某在事件发生时已满12岁,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她的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对行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般危险应有能力预见并有能力防范,但胡某未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本人对事故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分析] 本案是一起由于学校未尽到管理责任而造成学生伤害的案件,学校对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而行为人已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事故的发生未尽到注意义务,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1.学校负有管理责任

学校的保护管理责任与我国的法律规定的监护责任是不同的责任形式。对于监护人来说,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没有父母的,依法由其他近亲属担任,如果未尽监护责任而造成未成年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未成年学生进入学校,学校就要负责保护管理学生,保护其合法权益,但是这种责任与监护责任还是有区别的。总体来说,监护责任是一种更为严格的责任,而学校的管理责任,相对来说要轻一些,只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对学生尽到保护管理的义务即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我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本案中,学校组织学生到射箭培训中心学习射箭,女学生胡某突然出现流鼻血现象,带队老师得知后,仅给她指出方向,让其自己去清洗,结果在路上受伤。在这里带队的教师没有代表学校尽到必要的保护管理义务,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2.胡某本人应负主要责任

依据《民法通则》规定,受伤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本案受害人胡某12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可以进行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对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般危险应有能力预见并有能力进行防范。胡某误撞玻璃,主要过错在胡某本人,因此胡某对事故发生应负主要责任。

综上所述,对于本案来说,虽然说学校未尽到相应的保护管理义务,对于胡某的受伤存在一定的过错,但这种责任是较轻微的。胡某自己未尽到应照顾自己的义务,对于造成的伤害应承担主要的不利后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天翔集团腾飞南路46号律师所)

上一篇:我们的“亮剑”精神 下一篇: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探索农村小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