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火德红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成因

时间:2022-10-19 05:14:28

云南鲁甸火德红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成因

[摘要]火德红铅锌矿处在滇东北铅锌成矿区中部,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滇东台褶皱带滇东北台褶束内。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成因 云南 鲁甸火德红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83-2

1区域地质背景

火德红铅锌矿处在滇东北铅锌成矿区中部,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滇东台褶皱带滇东北台褶束内。区域成矿位置位于昭通—六盘水铅锌银成矿区西部、巧家—彝良铅锌银成矿带内的乐马厂铅锌银矿田的东端(见右侧图),是区域上重要的铅锌银矿富集区,区域内主要的含矿地层为中统泥盆系曲靖组。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火德红铅锌矿分布于康定—水城北西向巨大重力梯度带南西部,航磁表现明显变异带,该重力梯度带、航磁变异带反映北西向隐伏深大断裂的存在。1:20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Pb、Zn、Ag异常具有面积大、含量高、浓集中心明显、重合性好等特点,总体为北东向异常带,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异常群又具有北西向分布的特点,与北西向隐伏断裂方向相同,即火德红—乐红—茂租。火德红矿区及周边的异常Pb极大值522×10-6,Zn极大值536×10-6,异常有五个浓集中心(成矿区),分别是火德红、桃园街、翻身村、南筐、思毛坪,均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区内地层以古生界地层为主。该区在晋宁运动之后,由于澄江运动的影响,导致震旦系上统南沱组、陡山沱组地层的缺失。受加里东—华力西运动的影响,部分石炭系、志留系和奥陶系地层亦有缺失。该区矿体主要产于泥盆系曲靖组上段下亚段生物碎屑细—粗晶白云岩、花斑状粗晶白云岩、含铁质角砾状白云岩中。为区内铅锌银矿之重要含矿地层。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火德红铅锌矿矿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古生界泥盆系中统曲靖组(D)见表2-1。泥盆系地层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矿区中东部,地形平坦和较低凹地带多分布于第四系。

2.2构造

火德红铅锌矿处于昭鲁背斜南倾伏端,主要为一组北西向高角度张性断裂组成矿区的主体构造格架,其次为一些次一级的北西向断裂。区域性骨架皱褶构造,为区内的主要控矿断裂。在区域性皱褶形成过程中,由于北西及南东方向断裂挤压应力的作用,在背斜两翼及次一级的挠曲构造。是有利的导矿及容矿构造组合。方铅矿沿上述断裂的裂隙充填形成矿脉。

2.3岩浆岩、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区内未发现侵入岩类分布。变质作用较弱,最常见的蚀变为硅化、退色蚀变及重结晶作用,其次为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其中硅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与本区矿化关系密切。(褪色化:被矿体包围的蚀变岩块或夹层常发生褪色现象,灰黑色褪成灰白色,矿体上下盘的局部地方亦有褪色作用发生。黄铁矿化:黄铁矿呈细脉状、星点状、稠密浸染状出现,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氧化后在地表及浅部形成大量蜂窝状褐铁矿的铁帽,是重要的找矿标志。重晶石化:重晶石呈脉状、团块状产出,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白云石、方解石重结晶形成粗大的白云石、方解石晶体,呈细脉、眼球状、不规则状分布于矿体上下盘围岩内。)

2.4矿体(化)特征

区内的铅锌矿化主要发育在浅海相海退的沉积序列之中,矿体产于泥盆系曲靖组上段下亚段含炭泥质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与硅质白云岩、含铁质角砾状白云岩的层间破碎带旁侧及其旁侧羽状裂隙中。围岩为白云岩和粉砂岩,矿体大致与岩层走向一致,倾角与岩层相同的层间破碎带,均为容矿构造。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树枝状,少量呈细脉状、条带状、网格状产出。

2.5矿石矿物特征

区内矿石矿物组合简单,矿石物质组份和岩石物质组份有明显的一致性。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褐铁矿、菱锌矿、铅钒、白铅矿、孔雀石及少量镁钛矿。脉状矿为铅锌黄铁矿重晶石型,有白云石及石英等矿物;矿石由方铅矿及少量闪锌矿、石英、重晶石等组成。似层状层状为黄铁矿型矿化,矿石由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方铅矿主要呈脉状沿羽毛状裂隙充填,矿化不均匀,沿走向连续性差。石英、方解石、重晶石脉、黄铁矿细脉、团块较为发育,铅矿石中含大量黄铁矿。

2.6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以粒状结构为主,其次有交代残余结构,溶蚀、放射状、环带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以砂土状、皮壳状、钟乳状、网格状、蜂窝状构造为主,少量致密块状、角砾状构造;硫化矿石以致密块状、斑块状、浸染状构造为主,次有角砾状、细网脉状构造。

3矿床控矿成因

该区域处于浅海相海退的沉积序列之中。正是这一岩相古地理的特殊条件,沉积了巨大的磷块岩矿床,富集了多种金属矿物质。元古界末,本区域处于攀西裂谷东缘并受裂谷控制的克拉通内或其边缘的局部盆地,其西侧为南北向断裂,东侧为昭通~曲靖断裂,这些超岩石圈主干断裂为沉降盆地提供了丰富的热水和各种矿质来源。

该区铅锌矿化最初为热液沉积所形成的原始矿层,在后期热液作用下活化迁移,就近在层间破碎带及羽状裂隙部位进一步富集,成为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及脉状富铅锌矿体,矿体均赋存于泥盆系曲靖组上段下亚段含炭泥质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与硅质白云岩、含铁质角砾状白云岩的层间破碎带旁侧及其旁侧羽状裂隙中,具有较严格的赋矿层位和赋矿岩性,局部见脉穿层矿化,即矿化与后期构造作用也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地层、岩性、构造和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综上所述,说明铅锌矿化的物质一方面来源于沉积时的铅锌高背景值,另一方面来源于矿源层中分散元素,热源为构造挤压、摩擦产生,成矿时期是多期次的。该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

参考文献

[1]陈国达.成矿构造研究方法.地质出版社[[M],1978年.

[2]1:20万鲁甸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R].1980.

[3]赵鹏大.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M],2001年.

上一篇:某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下一篇:CdSe/6—巯基—β—环糊精的量子点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