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9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9 04:55:15

疱疹性咽峡炎9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疱疹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探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结果 90例患儿均治愈。血常规白细胞或(和)CRP升高者68例,占75.56%。21例未加用抗生素,47例加用抗生素,两者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疱疹性咽峡炎由病毒感染所致,大部分可引起血常规白细胞及CRP增高,但经抗病毒治疗,愈后良好。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实验室特点;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流涎、厌食、咽痛、咽部疱疹、溃疡等 [1]。其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感染。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将我科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2],且无下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肝肾损伤、呼吸衰竭及脑膜炎等严重合并症。其中男49例,女41例,男:女=1.2:1;年龄1岁以下24例,占26.67%,(1~3)岁52例,占57.78%,3岁以上者14例,占15.56%,年龄4月~6岁。平均年龄为(1.8±1.2)岁。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拒食、流涎;咽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处可见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疱疹,直径1~3mm,周围有红晕,1~2 d后破溃形成浅溃疡;病变局限于咽峡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亦不发生于齿及颊粘膜;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1.3实验室检查

1.3.1血常规:白细胞4×109/L以下者2例,占2.22%;(4~10)×109/L33例,占36.67%;10×109/L以上55例,占61.11%,其中白细胞(10~15)×109/L 34例,(15~20)×109/L 19例,20×109/L 以上2例共占23.33%。最低为2.0×109/L,最高为21.2 ×109/L 。

1.3.2 C反应蛋白(CRP)10mg/L43例,占47.78%,其中CRP (10~20) mg/L10例,CRP >20mg/L33例。

1.4治疗及疗效

1.4.1血常规白细胞无升高及CRP均正常者22例为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或干扰素雾化吸入,静点中成药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均治愈。血常规白细胞或(和)CRP升高者68例,其中21例患儿及家长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仅给予抗病毒治疗为实验组1。此组血常规及CRP特点为:白细胞10×109/L 以下6例,(10~15)×109/L 6例,15×109/L 以上9例; CRP正常10例,(10~20) mg/L5例, >20mg/L6例。余47例在上述抗病毒治疗同时加用非限制性抗生素治疗为实验组2,此组白细胞10×109/L 以下7例,(10~15)×109/L 28例,15×109/L 以上12例;CRP正常15例,(10~20) mg/L5例, >20mg/L27例。两实验组白细胞及CRP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2结论 三组之间统计学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结果显示:热退时间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0.98,P>0.05); 疱疹消退时间在三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F=1.65,P>0.05)。见表1。

2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可散发或流行,传染性较大,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夏季多发,好发于6个月~6岁的儿童,尤以1~3岁儿童居多。起病急骤,临床症状较重,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甚至惊厥等[3]。该病疱疹多集中在咽后壁,易破溃形成小溃疡,疼痛比较明显,常出现厌食现象[4],引起家长焦虑,在治疗上一些患者家属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及抗生素,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此病为病毒感染,病情有自限性,治疗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本病病原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较多见,其次还有柯萨奇B组病毒、EV71病毒等。本文90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特点10×109/L以上55例,占61.11%,其中白细胞15×109/L以上的21例,占23.33%。CRP>10mg/L43例,占47.78%,其中>20mg/L33例,占36.67%。血常规白细胞或(和)CRP升高者68例,占75.56%,说明疱疹性咽峡炎大部分病例血白细胞及CRP增高,与以往报道不符。但在治疗上我们发现,血常规白细胞、CRP均正常的患儿,与血常规白细胞或(和)CRP升高者即对照组与实验组1,治疗上均抗病毒治疗,且未使用抗生素,两组病例均痊愈,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血白细胞、CRP增高的68例患儿中,有21例患者仅使用抗病毒治疗,47例患儿使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即实验组1与实验组2两组病例均痊愈,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此病病原为病毒感染,但此类肠道病毒极易引起血白细胞及CRP增高。抗病毒治疗愈后良好,加用抗生素治疗不能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而当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5]。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非但不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反而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6]。还有一些私人诊所及少部分医院对本病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热治疗,有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的可能。故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此病,以便合理治疗。

现如今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针对疱疹性咽峡炎,尚缺乏特异性治疗。目前抗病毒种类繁多,但许多抗病毒药物可造成不良反应。如更昔洛韦可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引起皮疹、发热等,极大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本文所有病例均给输注中成药及雾化吸入干扰素或利巴韦林治疗,均痊愈,有4例出现皮疹,停用中成药后皮疹1~3d消失,未见其它副作用。因此在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此外在剂型选择上考虑到药物不良反应给患儿带来的各种危害,最后重要的是明确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慎重使用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79.

[2]刘湘云.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3]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5.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1-846.

[5]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14.

[6]陆权.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3(2):84-86.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 下一篇: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临床结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