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6例体会

时间:2022-10-12 04:33:39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6例体会

摘要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龙胆泻肝汤”,随证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根据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舌质舌苔随证加减治疗。结果:观察56例患者发现,应用该方治疗带状疱疹在改善病情、缩短疗程、止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5%。结论:“龙胆泻肝汤”随证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确有疗效、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带状疱疹 龙胆泻肝汤 病毒感染 神经痛 湿热内蕴 肝气郁结 外感毒邪 免疫调节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感觉神经及相应的皮肤,神经痛及成簇出现的疱疹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临床应用“龙胆泻肝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1998~2010年收治带状疱疹患者56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9~78岁。病变在面部4例,病变在下肢6例,病变在胸腹部46例,其中2例因病情加重转入病房住院治疗。

治疗方法:①中药内服:本病的典型表现,常见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发病部位皮肤神经痛。然后发生集簇性水疱,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疼痛较剧烈。带状疱疹中医列入“丹门”,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火带丹”、“蛇串丹”。《外科正宗》曰:“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表。认为其主要病因由于肝气郁结,化火妄动,肝经湿热内蕴、兼感外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本病应在清肝热、利湿热以及凉血解毒的总原则下辨证施治。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内服,日1剂,7天1疗程。药物组成:龙胆草10g,柴胡6g,泽泻10g,木通6g,生地黄12g,当归12g,桅子6g,黄芩10g,车前子15g,甘草6g。根据临床症状随证加减:病变在面部者加、川芎、葛根。病变在胸腹、腰部加延胡索、金铃子、郁金。病变在下肢者加川断、独活、牛膝。血热明显、出现血疱、口渴心烦、舌有瘀点瘀斑、舌质红绛、脉数者加用白茅根、丹皮、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继发感染明显加用银花、蒲公英、板兰根等。皮肤疱疹消退后神经痛仍迁延不愈加当归、乳香、没药、蜈蚣、全蝎等。②局部治疗:疱疹及四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的三棱针或注射用的针尖向疱疹中心刺破,排出分泌物,涂以碘伏或红霉素软膏。也可用“六神丸”、研细末用食醋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3次/日。③对症治疗: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体温升高者适当用抗菌药物,疼痛剧烈者加用“双氯酚钠缓释片”口服。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疱疹结痂>95%,无新出疱疹,疼痛消失;②显效:疱疹结痂>60%,新出疱疹很少,疼痛有明显减轻;③有效:疱疹开始结痂,新出疱疹很少,疼痛有所缓解;④无效:新出疱疹多,疼痛无明显缓解。发热等全身症状重。

结 果

两个疗程后统计:痊愈36例(64%);显效12例(21%),有效6例(10%),无效1例,死亡1例(住院后2周治疗无效死亡),总有效率95%。所有显效,有效患者继续使用本法,治疗1~2周后痊愈。所有痊愈患者随访两年皆无复发。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及体表神经损伤为主的疾病,初起时自觉局部有灼热感,沿神经分布部位有疼痛,有时甚至很剧烈,几天后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之疱疹,随之有成簇的水疱并沿体表的皮肤呈带状分布。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疱疹可以破溃、渗出、结痂。

本病发病年龄越大,疼痛越重,疱疹越多,面积越大,病程越长。合并其他疾病者,症状体征越重。56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淋巴瘤,发热不退,疼痛剧烈,疱疹蔓延速度快,从胸腹部开始直至双侧臀部,双侧大腿部,虽经住院全力抢救,于住院14天后因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本病以青壮年及老年人发病居多,受凉,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为重要诱发因素,外感湿热邪毒,肝胆火盛或肝胆湿热上蒸为主要病因、湿热邪毒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机受阻,不通则痛、湿热邪毒内侵肌肉,壅阻肌肤,发为疱疹,起初水样,若延误治疗,则蕴积成脓疱,重者发生脓毒血症,危及生命。除神经痛及皮肤损害外,还可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

带状疱疹患者往往发热、头痛、目赤肿痛、口苦口干、小便短赤。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内蕴、疏泄失职,治宜清泄肝胆实火、泻三焦湿热。“龙胆泻肝汤”为肝火上炎或肝胆湿热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专泻肝胆之火,故为主药,并以之名方;黄芩清肝、肺之火;桅子泻三焦之火,共助龙胆草以泻肝胆经实火,滑利肝胆湿热为辅佐药;木通,车前子,泽泻利水祛湿,使肝胆湿热从小便而出;生地,当归养血益阴以柔肝,使邪祛而不伤正;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药归于肝经;甘草调和诸药,以免苦寒伤胃。诸药合用,泻中有补,疏中有养,降中寓升,邪祛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伤阴,配伍严谨,照顾周到。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龙胆草、黄芩、桅子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作用;生地、当归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说“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既符合中医学辨证施治理论,又符合现代药理用药原则,蜈蚣,全蝎为搜风通络,破瘀止痛之品,对于疱疹消退后仍迁延神经痛的患

者笔者用之每获良效。总之,“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止痛效果好,皮疹消退快,临床症状改善迅速,痛苦少,治愈率高,医药费用少等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水玉.围针拔罐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48例.中国中医急诊,2010,9:1623.

2 湖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医方剂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下一篇:穴位敷贴(癃闭贴)预防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术后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