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4 07:38:53

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带状疱疹;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55-02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缠腰火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域神经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多发生在胸部,其次是颌面部,四肢也可累及。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其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如无有效的疼痛控制方法,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患者长期疼痛致生活质量低,心理负担重,情绪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

我科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病程1月-6月,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50-80岁,平均69.7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53-83岁,平均70.3岁。

1.2 治疗方法:两组治疗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在肌注腺苷钴胺,口服维生素B1,B12和维生素E,针灸拔罐及电疗基础上,日一次静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贵州益佰兴业制药有限公司),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明确无激素禁忌症后,于疗程第3日肌注复方倍他米松(先灵葆雅,上海)1ml抗炎,随访一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指标:神经痛采用直观模拟量表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即以长度为10cm的标尺两端(0-10,1cm代表1分)分别标有无疼痛和最严重的疼痛,让病人标出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位置,医生读出其分值。于疗程起始,第3日,1周,2周,出院一个月的vas评分情况,按照评分情况评价优,良,进步,无效。神经痛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疗效判断标准:①优:疼痛基本消失,睡眠基本不受干扰;②良:疼痛显著减轻,睡眠时偶有发作,神经痛评分下降指数>70%;③进步:疼痛有所减轻,睡眠有所好转,仍时有疼痛发作,神经痛评分下降指数>30%;④无效:疼痛无缓解或稍有减轻,睡眠无改善,神经痛评分下降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X2=6.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14例,良7例,进步5例,无效0例;对照组:优5例,良12例,进步9例,无效0例。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在使用丹参川芎嗪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其中约有20%的患者遗留神经痛,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并发症,其高危因素有年龄较大(大于50岁),急性期皮疹严重且疼痛剧烈,发疹前皮肤疼痛明显者,其特征为频繁持续的烧灼样疼痛,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和皮肤高度敏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及结果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满意缓解疼痛,只有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才能在临床上有效缓解患者剧烈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3]。

丹参川芎嗪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对毁损神经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复方倍他米松为复方制剂,每支(1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mg,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2mg,本品具有较强抗炎作用,可溶性倍他米松磷酸钠吸收迅速,达峰时间(tmax)约1小时,微溶性二丙酸倍他米松吸收缓慢,其疗效能长时间维持,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水肿,两药联合应用可较快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比单独应用效果好。

综上,我们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和复方倍他米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通过对这52例患者的观察,认为这两药联合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Tomas P.Habbif,何春涤主译.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2008:394-408.

[2]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10:394-398.

[3] 王松岩,贾春林,邹存清,等.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展.中医药信息,2001,19(3):11-14.

上一篇:西米替叮减轻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下一篇:依诺沙星注射液治疗盆腔炎疗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