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争学、针教、真练” 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

时间:2022-10-19 04:11:31

例谈“争学、针教、真练” 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

“轻负高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新课改的必然选择。“争学、针教、真练”教学模式实质是建立在尝试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操作模式。下面,笔者就以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目《秦岭淮河分南北》为例,谈谈“争学、针教、真练”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

一、自学作业

(一)自学作业设计的依据

“争学、针教、真练”模式下的自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学课文完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教材,解决基础性、知识性的问题,即主要达成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因此教师设置学生自学作业需以课标为依据,立足教材,围绕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和重点进行设计。

(二)自学作业的效度分析

本课的知识点其实是挺多的,而且有许多需要通过读图分析,但从完成作业的抽样调查情况看,自学作业还是高效的。自学作业学习目标明确,目的性强。学生通过自学,三维目标中的认知目标,大都能得以达成,容易给学生带来完成任务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任务导向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任务本身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完成类似的任务。

二、当堂训练

(一)当堂训练设计的依据

当堂训练不同于自学作业,通过当堂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双基”,而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体现对三维目标的考查。因此,当堂训练的设计主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因为自学作业着重解决了基础性、知识性的问题,知识目标已基本达成(只要在当堂训练中抓住重点,以达到检测和巩固重点知识的目的即可),所以当堂训练设计的重心应放在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上,即考查难点是否真正突破。

(二)当堂训练的效度分析

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监控和指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因此在保证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设置当堂训练,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上述当堂训练,学生完成的时间10分钟左右,且正确率达到90%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且,在课堂上,学生互助批改,反馈订正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这样通过当堂检测,查漏补缺,当堂巩固,不仅切实减轻了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真正做到了“轻负高效”。

(三)设计当堂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当堂训练的难度要有明显的梯度,一般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编排:

2 当堂训练的题型应多样化,―般为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材料(或读图)分析题等;

3 当堂训练选用的素材不应局限于教材,可选择时政、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

4 当堂训练的题量应适中,一般以6-8题为宜,其中材料分析题设计一题(一般为二至三个富有层次性的设问)即可。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三、课后作业

(一)课后作业设计的依据

“争学、针教、真练”模式下经过自学作业与当堂训练,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效果较好,因此,课后布置知识性的作业,已不再成为“必须”。但是,《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后布置适当的、少量的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后作业的效度分析

课后作业一般是探究性、拓展性、实践性的作业,重视课堂教学后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实践性,强调学生的探究、体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同伴互助完成,或在老师的指导、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完成后的作业一般以小文章、研究性报告或照片、声像资料等呈现出来,属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评价的方式可采用打等级、评比竞赛等。由于课后探究性、实践性作业题量少,表现方式灵活多样,设置的题目一般都比较有趣,而且没有硬性规定,主要依靠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去完成。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三)设计课后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课后作业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布置,应视情况而定,如教材内容是否需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否较重等。

2 课后作业一般是探究性、拓展性、实践性的作业,切忌布置抄抄写写的作业,也切勿布置没有多大探究价值的作业;

3 课后作业的成果一般以小文章、研究性报告或照片、声像资料等呈现出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即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汤溪初中)

(责任编校:蓉莞)

上一篇:“创设互动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课题开题... 下一篇:浅谈学校如何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