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9 04:04:25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2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实施的分层教学后的学习现状进行调研,提出问题,并找到可行的建议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因材施教;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现状

项目编码:20151023

H319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

随着学生在文化和学术上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Trevisan and Brown (2004)年提出“分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指导”。张欣(2009)指出分层教学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学生分层次,课程分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从而尽可能的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学习的需求。为了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们需要完全的注意到学生们的认知发展能力从而才能提出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

大学英语在我校一直实施分层教学,通过不同的进度,不同的教材以及不同的课程要求通对学生的

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测评。通过研究,发现大学英语课时的缩减并未导致教W质量的下降,反而学生的四级考试比最初的时候情况还要好,这也就意味着,师资的培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大提升,同时,分层教学初见成效。通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行分层,老师可以对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达到有效的目标。

然而,分层教学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满足大众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情况下,也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和信心方面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拟通过研究来说明目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 实验假设,研究对象

研究假设: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能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同时又避免分层教学带来的弊端。

研究对象:13级的人文与传媒系的中文,应心,法学以及广播电视学四个专业130名学生。

自变量:传统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

因变量: 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兴趣,动机,信心。

2. 研究的工具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学生和老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分别从学生和教

师两个方面来了解分层教学所存在的利与弊,

3. 实验结果定量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待分层教学持支持的态度,在教学方法,教学的进度,学习的难易程

度以及作业等方面大部分学生均认为比较适合,但是对于分成教学实施后的考核评估及鼓励机制,大部分同学称不太清楚其效果,同时在分层教学实施前后的意义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心理压力,对于四六级的帮助等各方面大部分同学认为效果不太明显,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三、讨论与启示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实施有效分层教学的前提之一是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分层教学在凸显学生个性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平等和心理平等,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难度进行了分层,而不是对学生“人”的分层,不是淘汰式的分离教学结构(王先荣,2005),从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同时,对于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也需注意一下几点:

1.分层教学的实施对于教师对于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以及因材施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来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弱点,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益,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分层教学的意义以及应该实现的目标。

2. 教师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观察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性的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实效。

3. 在教学目标的分层上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弹性的目标,通过逐步达到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4.英语分层教学对于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强度和难度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通过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进度和节奏,让学生在轻松平等有爱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克服分层教学引起的学习焦虑和紧张情绪。

分层教学是通过创造各种有利因素,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分层次的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这仍旧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新课题。(沈杰,1997)

参考文献:

[1]Trevisan, M., & Brown, A. (2004). Teaching strategies: A guide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 Boston, MA: Houghton, MA: Pearson.

[2]王先荣. 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 1:51-53.

[3]张欣.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调研与思考. [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9: 16 (3): 64-65.

【作者简介】

张丽(1984-)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邮编434023,项目编码:20151023

上一篇:教师知识结构浅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网页美工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设计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