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19 03:17:41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 文章探索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协同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及其特点,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assignment drive-oriented instructional mode, problem-inquiring teaching mode,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and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ode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points out teaching mod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not the neg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eachers can comprehensively use multiple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lectures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practical teaching.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协同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Key words: assignment drive-oriented instructional mode;problem-inquiring teaching mode;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77-02

0引言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是当今教学发展的方向。通过虚拟课堂,学生和老师可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将学生由枯燥的传统学习环境引入到多媒体动态环境中。文章试图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简介

1.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的教学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创设情景--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的创造性设计、构思非常重要,明确的任务,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才能知道以何处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因此,任务必须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驱动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追求。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J.J.schwab)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的本质是一致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主动地去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探究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为:分组―选题―学生收集资料、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1]。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时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本课探究的重点内容,既具有探究性又不偏不怪,既要少而精又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问题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应用多种组织形式,比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快乐学习、情境教学等都可以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使用,但是在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由自觉地学习。与其他常用的教学方法相比,探究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较大的优越性。

1.3 协同式教学模式所谓协同式网络教育模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相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教师们,相同院校或不同院校的教师们,利用和依托Internet,对同一个课程或同一群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协同。这种协同体现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M:M教学方式的优越性,突出了网络教育的互动性,弥补了单个学校,单个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能力的不足和知识面的欠缺,能够提高网络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式教学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授课计划的编制。第二个阶段是网上教学阶段,在网络环境下采取类似视频网络会议的方式进行,用M:M教学方式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实时地进行交互式的讨论式教与学。第三个阶段是网上答疑和辅导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过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采用分时异步进行,也可以采用同步实时进行[2]。

1.4 研究性教学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网络环境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数据,应当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综合使用。利用现代手段的网上信息检索和传统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如:个别采访,开调查会,上图书馆收集资料等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其特点为: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形式上是“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3]。

2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2.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许多人认为,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最终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课本,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学会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人机交互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正是因为这一障碍,使得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劣势凸显,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能主导课堂,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这恰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由上分析可知,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正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恰好能弥补网络课堂教学的劣势。它们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也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它们是优势互补的关系。

2.2 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巴班斯基说过:“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辨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些问题时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我们不可能找到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4]。要想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率,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

2.3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职能主要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即指导、教导、引导。学习者面对的信息网络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再是线性联结的,而是网状联结的。面对浩如烟海的大量信息,学习者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找信息、处理信息、理解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教师为了适应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变教学模式上下工夫。网络教育既有实时性又有非实时性的特点,教师授课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亦可按着自己的时间安排。但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同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及时反馈",因此传统教学中一人对一个群体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通过主持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有全能型的教学素质,而这恐怕是一个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多个教师在网上的协作工作和协同教学,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及思考:5858/po/web_manager/info/files/200611/531-20061109162519-172257134.doc.

[2]杨.Internet环境下的教学新招―――协同式教学方式[J].希望月报,2007,(7):151.

[3]霍益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4]郭存友.浅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xk/xxjs/xzzx/lw/gcy3.doc.

上一篇:软件项目开发工作量估算研究 下一篇:堆积层滑坡物理力学参数改造及其稳定性控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