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一次设备过热原因和对策

时间:2022-10-19 02:55:42

浅析电气一次设备过热原因和对策

摘 要:文章对电气一次设备的发热原理进行分析,同时,对运行中设备的发热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发热的原因进行查找,同时,对电气一次设备出现的过热原因进行了阐述,在发热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为以后电气设备的运行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气设备;过热分析;对策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其体制在不断进行改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方面也出现了从传统的检修方式向设备状态检修方向转变的情况,对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非常有利。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应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同时,对设备状态信息进行掌握和收集,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时能够更加有说服力。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时,红外线测温诊断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其在设备检修方面应用非常广泛,但是,虽然检修设备已经应用了非常先进的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电气一次设备出现过热的情况,因此,制定相应的监测策略,对提高设备检修工作效率非常有利。导致电气一次设备出现过热的原因有很多,文章对相关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1 电气设备检修分析

1.1 被动检修

被动检修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检修方式,是事后检修的一种体现,这种检修方式是在设备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或者是损坏的情况下进行的检修,设备在出现故障而且无法运行时进行的一种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在时间耗费方面比较长,而且,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继续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检修方式,因此,经常会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坏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关的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要对故障出现的现象、原因以及故障点进行查找,同时,避免出现停电时间过长和供电效率低的问题。

1.2 预防性检修

被动检修方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提高用电的可靠性,对电力设备运行环境以及负荷波动情况要进行实时掌握,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对检修方式要进行明确,同时,对时间周期也要进行明确。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供电负荷情况变化较大,因此,要对检修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进行明确,同时,对设备运行的状态也要进行明确,保证其运行过程中即使没有出现问题也要进行必要的检修,这样能够减少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几率,同时,也能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起到保护作用。预防性检修是将设备的故障在萌芽状态及性能消除,但是,在定期检修制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维修过度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对运行良好的设备进行过度维修会导致很多的资源被浪费,同时,也会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供电的可靠性。维修不足主要体现在设备维修计划安排不当,不能及时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1.3 状态检修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检修方法在电气设备检修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设备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设备检修方式慢慢出现了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修的情况。状态检修对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进行了利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实时的掌握,这样能够在设备出现很小的问题时就对其进行解决,避免出现更大的故障。状态检修成为了设备检修未来的发展方向。状态检修将计划检修和现代监测技术进行了很好的利用,以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作为依据,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对运行数据进行掌握,同时,利用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确定,能够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2 常规致热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原因分析

电气设备的主要用途就是对电能及性能传输、分配以及转换,实现电能的流通,对电流通过的导体发热原因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措施,能够使电气设备更好的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同时,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要进行掌握,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停电事故或者是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很多的电气设备中都有金属导体,这些金属导体在使用中会产生一定的电阻,这些电阻具有相应的熔点。

对于电气接头类的纯电阻设备来说,根据R=ρ*L/S和Q=I2Rt,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及电流流过导体时的发热量;由公式Q=I2Rt可以看出,当电气接头的接触电阻由于某种因素如接触表面状况不良、氧化程度严重、接触压力较小、有效接触面积减小而增大时,或电流增大时,其发热量(温度)将相应增大,电阻值由于热效应而相应增大;电阻增大又使温度增加,如此恶性循环,将使接触面的温度升高或超过其熔点而熔化;当系统发生短路时,随着短路电流的急剧增加,接头因超温最容易发生熔化或熔断,同时会扩大为火灾事故和绝缘破坏事故。

2.2 对策

做电气设备红外线测温工作,若发现触头温度超过其它部位温度很多时,应跟踪监视,并安排维修工作。对于户外的高压电气设备,在冬季下雪后观察接头处的积雪是否融化,也可判断出接头是否过热,若有过热点,可在春检时停电后解开接头进行处理。在定期检修工作中,应对所有的引线(包括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头进行接触电阻测试。

3 特殊致热原因分析及对策

某变电站在进行日常设备普测工作中发现某主变二次C相断路器一侧(罐式开关)一次套管引线连接板处温度升高,当时外温为12℃,C相温升达到了48.5K,相对温差δ=81%,按照《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规定,已经达到了严重缺陷程度。恰巧该台主变由于其他设备作业,于发现过热不几日后进行了停电,对其进行了处理,现已恢复正常。

3.1 原因分析

该台主变压器虽然负荷较大,但是负荷曲线(发现过热前一个月的负荷情况)较为有规律性,所以,电流突增致热的可能性不大。通过停电解体发现,该接头处并无锈蚀现象(该设备为2007年投运),但是发现接头处涂有较厚的导电膏,并且已经硬化(初步怀疑是导电膏质量问题),导电膏固化后,不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使接触电阻增大。

在显微镜下观察导体的表面和连接处,其表面存在许多坑洼,导电体间的连接实际上是点接触,当电流流过时,电流线发生剧烈的收缩现象,形成束流电阻RS。导电体接触面膜电阻Rb和束流电阻RS之和即构成了接触电阻Rj:

Rj=RS+Rb=K(/0.102F)n

式中:F-接触头间接触压力,N;n-与接触形式(点、线、面接触)、压力范围、触面上接触点数以及触点分布情况有关的指数;K-与接触的材料、表面状况、接触方式有关的系数。现场经对接头表面进行处理,并涂抹凡士林后,恢复送电。送电后监测温度正常。

3.2 对策

3.2.1 购买优质导电膏或采用涂凡士林。

3.2.2 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要对各类接头的接触电阻进行测量。

3.2.3 结合检修周期制定红外重点监测周期表。

4 结束语

对电气一次设备过热原因进行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红外线测温诊断制度,能够将诊断方法进行更好的落实,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消除,对保证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有利。红外线测温诊断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能够很好的反映,对供电可靠性也能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S].

上一篇:路桥施工中防水层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化学气浮法在环保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