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9 02:44:55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之一。河北省是传统工业大省,在“十一五期间”,第一、二产业依旧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我们认为,要迅速提高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首先要推动重点文化产业尽快实现高技术平台、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二要大力促进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咨询与策划机构的发展。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河北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在当前,“河北省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过程滞后于京津两市……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这种产业结构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河北省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不能仅从产业结构方面的10+1去认识,而要从河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第一,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尽快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整体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绿色、节能型产业,设计、广告业还能够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知名度,对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的成长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第三,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通过环境设计、影视艺术等文化创意,可以使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并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保护。

二 发展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

1.发展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是提高河北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重点发展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2006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把不同类型的企业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其中新闻、影视、出版、动漫等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中的重点行业。所谓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指具有广阔国内外市场的产业,这些产业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以广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为支撑。②以具有创意才能的人才和知识产权为核心,并且依托数字化高新技术的发展。③通过新型商业策划与规模化运营方式推向市场。电视、电影、新闻、出版、动漫等核心文化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为依托,并且对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要求高,需要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的综合优势构成。因此,上述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当代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发展核心层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向文化企业转制、向市场化运作过渡的特殊时期,政府的重视与相关鼓励政策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河北省的电视、电影、新闻、出版行业,从传统的、分散的国有事业单位已经通过重组,形成几个大型产业集团,这些行业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仍处在规模扩张阶段,发展仍旧滞后。政府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制约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京津对河北人才吸空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政府方面协调才能够解决。

2.鼓励民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鼓励民营文化发展公司,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成功的创意与商业运营。目前,我国新兴的民营文化(娱乐)发展公司和影视公司,对影视娱乐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是文化产业真正的运营商。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众多完全依靠商业运作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时候,成功的商界人士创办的民营文化发展公司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可以通过与民营文化发展公司合作,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创造国内外文化产品的品牌。

鼓励民营设计公司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设计创意领先是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同样作为后起国家,韩国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的战略,此后,韩国政府大力推进设计创意,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韩国成功地从制造大国成为设计大国,拥有了全球知名的三星、LG等著名品牌。

河北是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大省,要提高河北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大力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以服装业为例,一直是河北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河北服装企业一直以贴牌生产和来料加工为主,处在服装业的低端。根本原因是河北服装企业一直不肯为设计付出代价。一个重要原因是支持鼓励发展民营服装企业的政策力度不够。因而,要抓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鼓励各类设计公司的发展,推动相关企业建立设计机构,并鼓励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河北省科技厅课题)

参考文献:

①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②窦宗军、宋辉、李彦彪:《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中国统计》2006.9。

③《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

侯沿滨、吴晓枫: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试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 下一篇:德治与法制相结合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