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店没有店长

时间:2022-10-19 02:26:06

在东源大厦和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中间,沿街分布着一排齐整的店铺,其中一间30平米大小的档口属于澳娜芬。比起旁边的波斯登和森马,这家店实在称不上气派,装修简单,进门走几步就“逛”到头了。可就是这家不起眼的内衣店,已经在五道口屹立了8年,眼见着周围的服装店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

这家澳娜芬没有店长,直接负责人是王经理。王经理其实是澳娜芬品牌的创始人和掌舵人,管理着北京几十家直营店的运转,可是他给自己的头衔从来只有“经理”二字,包括店员也管他叫经理。10年来,他没有合伙人,不招管理层,也不设店长,竟然在西单、王府井、新街口等热门商圈四平八稳地开着店。

王经理高大清瘦,穿一件冲锋衣,在一家茶馆里操着京腔,向《创业家》记者娓娓道来。他是老北京,20世纪90年代北京百货大楼里的格局记得一清二楚;他不落伍,优衣库、H&M的商业模式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还是活地图,熟悉北京主要商圈的租金价位。

“从城铁口往西一直到易初莲花(现在已经更名为“卜蜂莲花”)那儿,就是五道口商圈,这一段的租金大概是每年每平米一万到一万五。”王经理掐着指头算了算,8年来租金涨了50%到80%,近四年涨得最快。澳娜芬在北京有30多家店,五道口这家店每平方米的租金“绝对能排得上前五”。

王经理认为,理想的店铺回头客的比例至少应该有60%,没有的话就维持不下去。五道口却是个例外,回头客比例低于其他商圈。“因为流动人口多,守着学校,每年毕业生一走就换一拨人。不像新街口、东四基本上靠回头客。”但是五道口也有一个比其他商圈更好的地方,就是学生间的口碑传播速度更快。

澳娜芬的周边原来是几家餐馆,后来这几家店离开,原地又开出了服装店。每天迎来送往,看着身边的店换了又换,王经理觉得太正常不过了。“作为商家,简单点说,有利就继续,没利就撤退。商圈也不是永远都好,北京原来最火的地方叫隆福寺,现在哪儿还有人去啊!”

澳娜芬主要经营女士内衣和睡衣,是服装市场的细分品类,在很多人的常识里,这种小店的生存能力太一般了。可澳娜芬却在多个寸土寸金的商圈活了很多年,它的生意经是什么?

王经理认为,内衣店“人”的因素少不了,凡是需要服务的店铺更不容易受到电商的冲击,甚至还能打败如今线下流行的快时尚品牌。“你看优衣库、H&M虽然门庭如市,但有一个地方是非常冷清的,就是卖文胸这一块,因为它少了人的服务。”

租金、人工成本上涨是零售业避不开的话题,王经理却告诉记者,这几年澳娜芬的总成本反而降了,这与澳娜芬不设管理层和店长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的连锁服装品牌若要正常运转,管理层是必不可少的。以在北京有着近20家门店的某品牌为例,它的管理人员有20余人。“每月每人就要七八千的人力成本,还不算管理和运营的成本,但这些我都不需要。”王经理语出惊人。

按照王经理的说法,那些需要管理人员的连锁品牌实施的是目标制,即制定出一个营业额,大家去完成,然后再制定新的,这些都是需要人手的。“我们认为目标不是制定出来,目标从来都是打出来的,所以这些人员都可以不要。我的运营成本不能说为零,但是占的比例是极小的。”

澳娜芬不设店长的做法同样让同行大跌眼镜。王经理的解释是,没有店长不代表没有人负责店铺。“谁来负责?自然形成的!领头羊是怎么出来的,是打出来的。一家店在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个人脱颖而出,这家店有什么问题,我会去找他,店员也知道有问题找他。”

“一般的人只能上不能下,挂上(店长)这个名分,如果比他好的人来了,他会服从吗?不能因为一个店长的虚名,损失了一个好员工。”王经理在管理上有自己的看法:管理未必制度化,好的管理如果能体现出四个字“竞争、监督”基本就够了。

王经理认为,做连锁是一张单程票,上了这趟车就没有回程票了,所以要对这趟车上的每个人负责。“如果现在打算快速发展,靠加盟一天就能开出几十家店。我们也在考量,如果把加盟商拉上车了,我们能不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生意会越来越难做吗?“未来的机会永远比过去多,如果说越来越难,社会就没法发展了。别老埋怨难,只是你没看见机会。” 王经理的管理模式让澳娜芬的人力成本降至了最低。

上一篇:在沸腾年代追随内心的价值感 下一篇:别急着与造假的韩国科学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