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班集体的创建和管理

时间:2022-10-19 02:12:31

现代班集体的创建和管理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从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级;促使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树立班中的榜样,发挥班干部作用;争取家长的配合;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以情动人,爱生如子等方面论述了现代班集体创建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现代班集体 创建管理 有效策略

班集体对学生的理智、情感、个性和社会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它是满足学生交往和归属感的“情感家园”,是学生迈向社会的“演习场”,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要阵地”。创建和管理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现代班集体是由一群“90后”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跟以往不同的是,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的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却又常常缺乏责任心,缺乏挫折锻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就要由班主任在现代班集体的创建和管理中来解决。

一个健全的现代班集体,应当具有现代的气息,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风气。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并且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本学期我所带的是一个普通班,这在艺术类特色学校里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于是我抓住这个特点,提出了“要比其他班级同学做得更好”的要求,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把“争取全年级第一”定为班级奋斗目标,把“勤学、守纪”定为班风。这些举措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记得我们的共同目标,并以此为起点,迈好进入高中的第一步,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另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选择另外的某个班或某些同学作为“假想敌”,这样,学生在进行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竞争时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而不是虚幻的目标。

二、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因此,我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营造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学期,结合学校布置的任务,我在班级中狠抓了《无锡市湖滨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这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利于改善当前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促进自我健康成长,进而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精神面貌明显变化,促进班风、学风明显好转,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激情,使学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学习生活而拼搏奋斗。

三、促使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只有班主任工作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的气氛,使学生的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在班级管理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据此,班主任必须走班级管理民主化的道路。简言之,班主任应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发扬民主管理班级的作风。

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力争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双方才会互相敞开心扉;只有平等,才会出现双方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班级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班级中就不应该有“特权阶层”。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切忌剥夺或架空班委干部(包括小组长、科代表)的权力,把本属于别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干。被架空的班干部嘴上不说,心里可不舒服,渐渐地就会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而班主任信得过的“特权阶层”也会因此而遭到孤立。所以,班主任必须树立一种观念: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四、树立班中的榜样,发挥班干部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构建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优秀、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尽心地教育和培养,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是班级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这些积极分子可能不是班级中成绩最好的,也可能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他们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威信,在班级活动中有一定的特长,在班级管理中有一定的方法,所以可以因势利导,利用他们的长处来改进短处,从而全面发展,促进班级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不断优化班级干部队伍。

五、争取家长的配合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管理班级、培养优良班集体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做家长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学会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在班级管理中,最常用到的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有家长会、家访、电话访问、家长来访、家校联系本,以及最新出现的班级博客。在这些方式中,家校联系卡是我认为比较适合的一种方式。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般是每天或每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班主任填写“家校联系卡”简单化:只填写学生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结果是有些学生不乐于接受,不愿意拿给家长看,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不要在家校联系卡上只写学生的缺点,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更乐于见到班主任向家长表扬自己。

六、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既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又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建立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好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寓管理于活动中。根据各种活动的特点,制定开展活动的规则,从而管理约束学生。通过活动的发动、组织、开展和总结,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情操,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爱国主义思想。

七、以情动人,爱生如子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要突出的就是“爱”,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每一位学生。以情感为中介,这种崇高的人格形象首先就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这样的班主任是值得学生尊敬和热爱的。

现代学生不能用简单的高压政策来管理了,因为有时不仅不管用,反而容易激发逆反情绪,使班主任工作难以展开,所以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是必须的。中学生的向师性很强,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班主任甚至可能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榜样。“亲其师,信其道”,在感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师生间的了解,让学生与老师同感受、同思考、同共鸣,使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良好结合,让班集体中充满爱的闪光点。我想,当师生感情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学生就会觉得做错事会对不起班主任而无颜面对,这就是感情的魅力所在。

总之,班集体建设是充满人性与挑战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只要让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爱,班主任用心感受学生的美,情感在师生间传递,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就一定能构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美]古德,布罗菲著.陶志琼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苏霍姆林斯基.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万玮.班主任兵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4]牛树人.情感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J].西北职教,2009,9.

[5]卢泽玫.发挥班会课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促进班集体建设[J].广西教育,2010,5.

[6]金薇.和谐班集体建设实践探讨[J].文教资料,2009,5.

上一篇:课程文化与名校建设 下一篇: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