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19 12:56:08

如何提升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

【摘要】会计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基础会计课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工商管理、金融、信息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扮演着必修课的重要角色。许多学校将基础会计作为文秘、英语等专业的能力延伸和拓展的课程。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学结果往往和目标有较大差距。在高职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尝试给出相应的分析与解答。

【关键词】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输送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基础会计是高校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在了解会计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充实自身素养,沉淀知识积累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基础会计课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工商管理、金融、信息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扮演着必修课的重要角色。许多学校还将基础会计作为文秘、英语等专业的能力延伸和拓展的课程。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自主性方面相对薄弱,基础会计在各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在很多非会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高职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于达到学习此课程的目标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笔者首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中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

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做会计,掌握会计的涵义、会计要素的划分、会计等式、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等会计原理,培养凭证的填写与审核、账簿的记录、会计报表的编制的基本技能。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往往不明确,不少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时看到别的院系是怎么开的,就怎么开,缺少相关的研究,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教学生懂会计、用会计”,对于非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他们可能从事非会计专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工作方向主要集中于各组织的其他职能管理部门,但是他们对于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实践也应了解、熟识。

2.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固定

现今高职院校内从事非会计类基础会计教学工作的老师基本上是会计专业教师,他们在教授会计专业学生的同时也在部分非会计类专业讲授基础会计。对专业类和非专业类的教学除了难度上有所区分外,普遍采用老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采用灌输式教育,旨在让学生硬性接受、死记硬背,拿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不加区别。非会计专业与会计教学目标有很大区别,也缺少其他课程的辅助引导作用,不少学生反映不明白开设基础会计的意义何在,学的知识片面生硬,学习较为吃力。

传统的“填鸭式”、“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纯理论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在课时分配上实训练习偏少。教师习惯于讲授,学生习惯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应用的能力。

3.教材更新不及时

2006年新会计准则出台正式后,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都已更换,但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各系学生教材的选用由所在系负责订购,汽车营销专业隶属于机电系,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自然教材订购由机电系负责。虽然选择了新准则后出版的教材,但是由于该系缺乏相关知识,所选用的教材在固定资产购进增值税处理上仍然沿用老的增值税条例,导致部分学生疑问颇多,也给上课教师造成了一定困扰。这不仅反映出教材选区取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瑕疵。

二、如何提升高职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学习要能在学生的工作中起到显著的支持作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如笔者所在的东莞市,各个镇区小企业云集,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小企业一岗多职的现象非常明显,如我校文秘专业的毕业生有不少做行政岗的同时也兼任了企业会计职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开设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有的甚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拓宽了就业渠道。

此外,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要为本专业服务,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专业与基础会计的交集在哪里,基础会计的学习对本专业有什么作用,研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的授课有所区别,做到有所侧重:如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可增加本专业学习会计知识的意义,外贸活动中何时用到会计知识,外贸企业会计的内容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不少非会计类同学认为学习基础会计就是为了拿学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少学习兴趣。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较强,趣味性不够,高职非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基础会计学习时感到概念难懂、理论抽象;加之高职学生基础较弱,又是非专业课,混学分的思想较为严重。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首次授课时,先要了解班级想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同学有多少――这些同学的学习兴趣一般较高;多少想要今后当老板的――跟他们谈谈了解会计知识对防止会计人员做假账与公司成功的重要性;其他的同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如课堂中穿插趣味知识:会计知识与炒股,用会计知识分析恋爱的成本等;采用生动活泼、直观的教学课件等等。

3.及时更新教材,加强系部之间的联系

会计教材的更新应紧跟会计改革步伐,如果无法及对更新,将直接影响基础会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相违背,使得学习质量下降,也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召开设置基础会计的非会计专业与授课教师的沟通会,搭建沟通平台,信息共享,避免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6.

[2]吴娜娜.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3):3.

[3]陶水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月刊,2005,06.

[4]胡静.高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8.

作者简介:宋慧敏,中山大学在读会计硕士,广东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上一篇: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开发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独立学院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形式改革的必要性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