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引用增色彩

时间:2022-10-19 12:36:41

恰当引用增色彩

【技法简析】

在说明文中,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引用说明,就是引用有关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来充实说明的内容,或者作为说明的依据,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说服力、可读性,甚至是文化内涵。陈从周的《说“屏”》一文,就是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彰显出“屏”所独具的美学价值。

一、开篇引用,富有情韵

例:“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作者开头就点明“屏”富有“诗意”,这是作者对“屏”的美好感觉与印象。紧接着,作者就介绍了这种感觉印象的来源,如:“记得童年……”“后来每次……”等这些关乎“屏”的体验,给了读者真切的实感;其中又有意无意拈来唐代诗人杜牧《秋夕》里的诗句,向读者展现了旧时别致的文化现象和生活情景,具有温馨动人的情韵,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直接引用,承上启下

例: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引用《牡丹亭》“游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韶光”指美丽春光,也暗指主人公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的无限哀怨)一句,一是印证“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同时说明屏风的含义“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二是为后文“……金屏、银屏、锦屏……”的分类说明作铺垫,使行文承前启后,使结构更加圆合。

三、穿插引用,融为一体

例: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闲倚画屏”在古诗中多次出现,如“闲倚画屏怜永夜,懒摇纨扇引凉风”(宋・傅察《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意思是“悠闲地倚靠着(上面有画的)屏风,形容闲情逸致的样子”。“抱膝看屏山”出自“纸窗竹户屋三间,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填的“临江仙”的词牌中的一句,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意思是“用手抱着自己的双膝,远看如同屏风一样的山川”。这两处引用,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与全文说明的内容融为一体。

【延伸练习】

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被誉为“南闽第一峰”的九侯山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区25平方公里,主峰西山岩海拔1120米。据《漳州图经》记载:“大禹后裔,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峰,尊若王侯,故名九侯山”。

九侯山以“峰峻、水秀、树奇”闻名,景观瑰丽,置身其间,如临仙境。

九侯之峰,雄伟险峻。九侯山云雾迷蒙,群峰如苍龙穿行于云海,峰顶有数十块巨石,叠簇而立,这些巨石姿态万千,情态各异。有的峭然独立,如金鸡护蛋;有的端庄安详,似金蟾蛰伏;有的憨态可掬,犹老牛卧眠;有的二石对立,像“大圣拜观音”;有的二石偎依,若“八戒娶妻”。

九侯之水,秀美神奇。九侯山主溪流全长近20公里,最具特色的是松涧泉飞瀑。每逢夏季,一泓清泉从天柱峰飞流直下,与鲤鱼巨石撞击后形成三叠飞瀑,远看如一尾巨鲤冲波击浪逆流而上。相传开漳圣王陈元光平定“靖安之乱”后,带领将士来到这里,见泉水清澈,就取剑在石头上用泉水磨砺,顿时剑光逼眼,以剑劈石,石头裂成两半,后人在石壁上刻下“试剑”二字作为纪念。若将泉水置于瓶中,水终年不沉淀、不生苔,清冽甘美。

九侯之树,荣茂奇丽。山上原始森林密布,落叶覆盖,厚达一尺。“阴阳树”则是九侯山的标志景观。所谓“阴阳树”,乃为两棵高山榕。其中一棵的树根生长在一块状若花瓶的巨石下,树干紧贴着石壁,树冠茂密,宛如开在瓶中的花朵,距花瓶石约2米处生长着另一棵高山榕。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棵树在同样的土壤环境中却是此消彼长,一枯一荣,互为阴阳。

“鸣鸟穿岩唱孟秋,浮云绕树画中游。洗心圣地添新景,试剑清泉依旧留。”九侯山虽然不如武夷山闻名遐迩,但是其秀丽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仍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驻足品赏,使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丹诏名胜九侯山》

选段多处使用引用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之熟悉表达方式 下一篇:水利安全生产须戴上三顶“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