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19 12:13:22

“制造技术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制造技术实习”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总结了现场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实习”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制造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机械制造技术》是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包括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和课程设计四个教学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制造技术实习”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理论知识系统化、具体化,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制造技术实习”对于提高机械类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习教学过程,对“制造技术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组织管理有序化

制造技术实习地点设在校外,这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差异,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实习车间等多地点、全方位、全天候的组织管理问题,这就给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对于教学实习的组织管理必须做到计划详细、分工明确、细节具体、全员管理这样几个原则。具体而言,即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工作计划;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每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保证细节具体;带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实习的具体参与者,同时也是管理者。由于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分散,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管理职能,使班级干部协助教师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良好的组织管理是搞好校外教学实习的根本保证。

2 内容安排系统化

根据实习教学的特点,考虑到实习单位的具体生产内容,我们将整个实习分解为实习动员、前期理论学习、到工厂实习、回校集中授课等若干环节。

2.1实习动员

实习具有独特的教学形式,集现实性、知识性、危险性、学习自主性于一体,在加工车间能切身体会现场的气氛和生产过程,所有的设备、工艺装备、工件及加工过程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能深刻地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工厂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因而实习具备很高的知识性。但是,由于学生尚处于专业素质培养阶段,本身难以顺利完成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反复,因此在实习的前期准备阶段、实习进程中都须配备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生产加工现场的危险性是不可避免的,在实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作相应的准备,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通过实习前的动员,向学生阐明实习的重要意义,讲清实习的内容安排、要求掌握的内容及实习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习的顺利完成。

2.2 前期理论学习

前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实习单位的具体产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补充,如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的柴油发动机、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轻型载货汽车、烟台富斯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气缸套、山东鸿达建工集团的工程机械、烟台舒驰客车有限公司的客车。这些产品学生都没有系统接触过,为保证实习过程中知识上的衔接,在实习前安排了理论准备环节,采用观看教学录像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相关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通过前期的理论准备,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3 车间实习

我们将学生按20人左右分组,把所到工厂按生产车间和产品、设备类型分类,安排各组学生轮流到各车间实习。在学生进车间之前,指导教师把每个实习项目应掌握的实习内容、需解决的问题等以思考题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实习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指导学生的实习,并考察其实习质量和表现情况,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2.4 集中授课

集中授课主要是结合现场的实习产品,详细讲解轴类、箱体、套类、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问题。这样安排既解决了在生产现场学生因噪声大听不清楚老师讲解的问题,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述各环节相互依存,总体上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了保证。

3 教学方法策略化

教学实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在实习过程中,带队教师首先介绍车间生产概况,针对车间所生产的零件下达实习任务,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分组实习。要求每组同学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生产地点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

4 考核模式全面化

改变传统实习考核模式,代之为全程考核。从实习动员、交通、住勤管理、实习现场表现、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实习现场提问等全过程、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具有全过程、全方位、系统化考核等优点,但考核的难度大,考核工作量也比较大。经过多年的实习教学探索,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积极表现,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制造技术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组织管理、教学策略、实习内容、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1)教学组织管理的有序化是制造技术实习的根本保证,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是保证实习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实习内容是实习教学的核心,实习内容的选择及其系统化是完成实习教学、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

3)全面化的考核模式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造句的特色和功用 下一篇: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