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

时间:2022-10-18 11:50:53

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

摘 要: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决定了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高度、教学态度决定自己的教学业绩,而这两者的结合就决定了自己受学生热爱、家长放心及社会肯定的程度。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思想的教师,不断去反思总结自己的点滴,努力去拓展思想的天空,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水平;读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01-01

决定一所学校快速度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有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如果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教师业务能力强了,必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育人水平,学校必然立于不败之地,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必将是强校之本。

一、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读书可以远离平庸,可以增加睿智,可以滋养灵气。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源于他们具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修养。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我们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有选择地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形成有利于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使我们更睿智、更深邃。

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要读好书,不仅要读和专业有关的书籍,而且其他领域的书籍我们也都应该有所了解,更要了解新闻和政治,不断丰富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促使自己更加专业,从而获得成功。一位大学教授在回答“怎样读书才有效”的学生提问时说,“没有比读名著更好的办法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去读经典,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我们最有用的东西,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味。同时建议大家阅读一些教育故事、教学案例,细品作者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更能在每一位为师者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如《人民教育》杂志中的红烛、心灵港湾、回声等栏目中的小文章,都很值得我们一读,读罢也令人回味无穷。当然不管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时候读什么书,更多的取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贮备及教学能力的层次,但是唯有自觉、自愿、自主的读书才会使书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二、公开课是教师快速成长的舞台

读书破万卷,课堂才有味。课堂永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基本、最核心的平台,尤其是公开课的舞台。教师的教学水平其实就是在反复的上课和听课中得以提升,有人听课才能逼着学习,没人听课就是我行我素。教师如果上公开课肯定就要高度重视这节课,就会及时补充知识和探究方法,只有承担公开课的机会多了,自己学习的机会才会增多,进步就会更快。并且教师每上一次公开课,自己的知识和课堂教学方法就能系统一次。公开课的舞台常常会让很多人感到痛苦,但正是在这样的历练和打击下,我们才能学会抖落身上的泥土,踩在脚下,使自己不断往上提升。大凡每一位成就辉煌的教师,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公开课、示范课的锤炼。著名教育家窦桂梅只所以能成为名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她初涉教坛的时候能坚持每天邀请领导、同事听她的课,争先恐后的上学校的各种公开课,县上及更高级别的示范课她都是主动请缨,正是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对教育的这份执着,对学生的这份热爱最终才让她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三、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捷径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沉重的工作压力、顽皮的学生、成堆的作业和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占用太多的时间,忽视了自我的工作反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不断地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诸方面进行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肯定都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针对发现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再发展。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记得有位心理学家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对待教学工作要敢于质疑,多打问号,再去解决问号。”我们常常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一个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他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从而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水平。当然反思不是做填空题、也不是套公式,一次真正的反思更是让我们自己甚至同行都能产生思想碰撞的回顾与总结。

四、坚持写教育随笔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学随笔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研究和小结。我们每上完一节课,肯定或多或少都有点得失、感想和体会,如果把这些及时地写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不断改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教育随笔不一定非得是理性的东西,它也可以是感性的,散文形式的一种表达,我们可以通过记教育随笔的方法记录我们教学工作的得失成败,记录我们班级管理中的成功与失误、记录我们对自己本职工作的思考,甚至可以是自己误解学生后的内疚、帮助学生后的喜悦,学生取得成绩后的的激动,学困生进步时的欣慰等等,在用文字叙述过程中,自己的老师情结也会愈来愈浓,生活也变得充实,工作也会越来越轻松。在我们校报中发表的惠琴老师写的《我向学生道歉》、张雄老师写的《教学感言十则》等等,都是很成功的也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育故事,环城小学有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女教师,几十年来坚持写教育随笔或者叫教学后记,效果很好,她的教学成绩都一直很不错。

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决定了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高度、教学态度决定自己的教学业绩,而这两者的结合就决定了自己受学生热爱、家长放心及社会肯定的程度。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无不证明:只有读书、思考、反思、写作,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增长灵气,反思积累经验,写作成就名气。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思想的教师,不断去反思总结自己的点滴,努力去拓展思想的天空,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我深深觉得,耐力是一种智慧,坚持尝试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

上一篇:构建多元化的古诗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下一篇:重视情感 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