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过程的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18 11:48:37

基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过程的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探讨

摘要:《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以企业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教师精心创设的会计情境为依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自我探究的过程,加上教师的引导,从方法、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并发展其综合能力。

关键词:成本会计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一、《成本会计》课程简介

作为我校财会专业的必修课,《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内容,特别是成本计算方法困难是很大的。同时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影响教学效果

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大多数还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笔,这种教学手段无法适合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图表多、计算过程长的教学需要。成本会计内容组成有特殊的地方,从要素费用分配到成本计算方法等,涉及到的公式、图表数量很多,教师讲课很不方便。由于表格的理解没有文字理解直接,而教师又受到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表格在黑板上一一讲解,只能解释数据在表格中的关系,学生昕起来乏味,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以往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欠缺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各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所以,学生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

二、教学模式设计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决心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为了获得《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更多的实用信息资料,使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本人利用寒暑假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走访了邢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四处、平乡自行车生产企业、运输公司等多家企业,重点了解了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包括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人员分工,成本会计岗位职责、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等。从而更加明确了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方向:中职的《成本会计》课程应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

然后,在深入研究《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及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针对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设计一整套模拟真实的铸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实训资料,对各任务内容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提出要求,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项目教学。

具体设计图示如下:

序号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工作任务

1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划分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企业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程序、要求的认识并建账

2 归集和分配各种生产费用 学会使用各种凭证,应用各种分配方法

3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学会各种分配方法并灵活运用

4 计算完工产品及在产品成本 学会三种基本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5 编制成本报表并进行分析 学会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以模拟铸造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过程贯穿于任务式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需组成团队完成一个任务,充分锻炼实际动手及协调的能力,有助于掌握真实技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成本会计中的有关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特点、成本计算的基础资料及各种表格进行演示,比如,铸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视频,邢钢炼钢、高线的生产流程等,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有形物”,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信息(文字、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工艺过程和成本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成本计算方法学习之前能初步了解什么样生产类型企业,采用什么样生产工艺过程,应用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选取

按照完成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针对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选取教学内容。因此,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材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具体做法是:

1、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如简化要素费用中的“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核算,重点进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增加能够提升岗位业务判断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如在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中增加企业生产类型的认知、“不同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设计”等内容;

3、删除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中讲述的内容。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等。

为此,我们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置为五个教学项目: 任务一: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认知; 任务二: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任务四: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任务五: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同时,由于本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也是各种会计考试的考核内容,比如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初级与中级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因此,该课程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课程内容组织

1.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与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应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与任务来安排教学内容:即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将每一项目基本理论、知识、方法的讲授与分项实训、综合实训融合进行,具体组织如下:

(1)理论教学与分项实训的组织

内容组织:改变传统的先理论讲授,再实际操作的做法,将成本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尽可能融在成本会计分项实训中讲授。具体做法是:①依据各项目教学内容,设计多项实训任务;②每个任务下设四个岗位,依次是: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数据并计算数据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完成;③在各个岗位的技能实训中,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训出现困难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出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进行讲授。学生掌握后,再继续实训。

实训中,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学生岗位进行适时地轮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四个岗位的操作。

(2)综合实训组织

综合实训包括品种法、简化的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和分类法五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分别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各种账簿登记和成本报表编制等任务。每个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实训要求,找到各项目中每个任务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项目中所有任务的实训操作。

四、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成本会计》课程期末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卷面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部分通过在考场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实训操作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岗位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包括:分项实训30%、综合实训30%、平时表现10%三部分,占总成绩7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30%。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评定。

上一篇:中国农产品贸易战略研究综述 下一篇:关于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中运用“大审计”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