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安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11:13:46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安管理的应用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智能交通的重要意义,在智能交通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顺利开展公安管理工作是当前的新课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定位,进而可以快速有效的调度交通流量和警力资源。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能交通 公安管理

一、发展智能交通的意义

1.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顺应时势之举

“十二五”交通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车辆区域、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实现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船舶、长途客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的全过程监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海事信息服务系统。

“推进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工作。”智能交通物联网将智能交通的基本理念与物联网的技术产业相结合,不仅实现了数量巨大、流动性强的基础“物”之间连接与通信,同时也推动了交通智能化、信息化进程。

2.物联网使交通系统更加“智能、安全、和谐、节能”

目前,交通问题的重点和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城市道路拥堵和安全。在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的情况下,解决拥堵问题主要靠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配。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将向以热点区域为主、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因此,智能交通亟待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车联网”。“车联网”就是综合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全国范围内车辆的统一管理。

二、智能交通在公安管理的问题

交通安全管理是在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充分研究并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基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和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安全管理作为道路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协调着系统中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交通安全管理的功能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技术层面主要涵盖了安全管理的技术及手段,社会层面则从宏观角度体现了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功能,功能构成如图所示:

图交通安全管理的功能图

三、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安管理的应用

1.车辆不停车稽查系统

技术设备及工作原理该系统主要由3部分构成:车载标签、RFID 阅读器(高速远距离超高频阅读器)、后台计算机控制中心。

当车辆进入监测范围后,超高频阅读器从行驶车辆的电子标签中读出车牌号码A1,摄像机实时拍摄车牌图像,并传输至交通管理指挥中心,由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VEC)识别出车牌号码A2。系统将A1与A2进行比对.如果没有与A2一致的A1存在,则必然为假套牌车等违法车辆,系统便会发出声音报警,执法人员即可将其缉拿;如果A2与A1一致,再看A1是否在交管部门所列的黑名单之中,由此可识别拖欠税费、未缴罚款、报废车、未按时年检等违规车辆该系统可有效地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报废车、假牌、套牌车辆、未缴罚款、未买交强险、未按期年检等违法车辆的查处效率。从更长远的角度看,RFID技术的应用除了可服务于违法车辆的查处,也有潜力扩展到高速公路收费、加油、停车、出入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

这种架构下的智能交通体系通过路网断面和纵剖面的交通信息的实时全天候采集和智能分析,结合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车辆动态诱导、路径规划和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绿波控制和区域路网交通管控,为新建路网交通信息采集功能设置和设置配置提供规范和标准,便于整个交通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为大情报平台提供服务。

3.车辆的物联网

GPS、RFID、DSRC(专用微波短程通讯技术)等技术可以为车辆物联网管理提供高速采集、全环境动态监管的手段。2010 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车辆管理系统、南京特定车辆管理与治安防控体系和上海市营运车辆管理系统三项重大工程中建设基于无源射频识别技术的区域性车辆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在车辆内安装射频电子装置作为车辆的“电子身份镜像”,使被标识车辆的静态身份信息与动态运行信息(时间和道路空间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警员的物联网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警员的定位,利用警员定位软件,可以方便查找警员的位置,加大公安机关在警员方面的管控力度,优化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在外出办案行动中,借助警员定位技术,可以高效地完成任务,将歹徒尽快绳之以法。此外,在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如果某一地段出现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定位最近的交警,快速合理调动警力资源疏导交通,将处理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的时间缩短到最短,从而确保良好的交通状况。

5.重点(危险)人群、物品的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无需“可视”读取,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 ;既可识别静止物品也可识别运动物品。RFID 标签内部存储的产品电子代码(EPC 代码),为每一件物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物品的跟踪与追溯,它包含了该件物品的所有信息,是单件物品的唯一身份识别 ID。如果在人体内部植入芯片,利用 RFID 技术,可以实现公安机关对特殊人群、重点人群行踪的监管。

参考文献:

[1]郝文江,武捷.物联网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 11

[2]李静雅.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 12

上一篇:经济学视角下的出租车罢运原因探析 下一篇: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