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交 第5期

时间:2022-10-18 08:24:13

寒假期间,我带着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到苏杭一带游玩,回来的时候,女儿给班级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带了礼物,没想到,这几个小礼物给女儿的幼儿园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对于还不到5周岁的女儿来说,她的“朋友圈”并不大,数数她买礼物的份数就能知道,在幼儿园常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也就是五六个,没想到这几份小礼物发出去之后,女儿顿时变成了班级里的“红人”,晚上去接她时,总有小朋友围着我说:“阿姨,我和蓝蓝好!”我一边笑着说“好宝宝”一边纳闷女儿的人气为什么上升得如此之快,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再三表白了自己的“好朋友”身份后,很直接地说:“阿姨,那我的小礼物呢?”呵呵,原来如此!

当我说明了礼物已经分完了,而且一时之间也买不到之后,放学时围在女儿身边的小朋友渐渐又恢复如常了。对于孩子来讲,可能这只是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事情,我却为此想到了一些其他……

要礼物是正常行为吗?

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强调一点:不能要别人的东西。可是对于孩子来讲,见到新鲜的东西难免有好奇心,尤其是当这个东西代表的不仅仅是物品本身的含义,同时还包含了一种对彼此之间友情的肯定的时候,它具备的吸引力肯定更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孩子对礼物有企及心理就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可是,如果这件事放在我身上,即使我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也不会赞同她这样去做。那么,又该怎么和孩子讲呢?

换个角度,女儿虽然是这件事中的“受益方”――她因为把礼物送给小朋友而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可是,这样的经历会不会让她形成这样的概念――朋友是可以用礼物换来的?虽然这不是她送出礼物的初衷,但无形之中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作为家长,我又该怎样对她讲明白?

什么是“朋友”?

对于不到5岁的小朋友来说,是很难明白什么叫“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让他们搞明白什么样才叫“朋友”,朋友之间该怎样交往还是有可行之处的。

在成人的词典里,“朋友”的含义可能包括几十种,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朋友”只有一种含义,就是“喜欢的人”。可是有时候,小朋友们并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喜欢的人相处,或者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的指导了。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只有在对自己感到满意之后才会关注他人。

二、与孩子建立社交关系:孩子最早的社交对象就是自己的家长,所以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培养恰当的社交行为。不要时时处处让孩子优先,鼓励他分享,并且注意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等)。

三、从一对一开始:多数幼儿适合于一次只交一个朋友,所以家长应该挑选自己的孩子最合得来的小朋友,安排他们短时间的聚会,并且提供足够的玩具和活动。千万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四、不要期望孩子马上成为伙伴:除非你的孩子已经习惯众多小朋友的场合,大多数幼儿之间的交往还是“平行”的,就是他们各玩各自的,互相不搭理。但这就是社交生活的开始。尽管他们表面上自成一体,其实还是在默默地关注对方。他们会偷偷地看对方一眼、模仿对方的行为、甚至抢对方的玩具。

鼓励他们进行需要合作的活动和游戏:比如搭积木、踢球、捉迷藏,等等。

五:接受孩子独特的社交方式:如果你自己热情好客,孩子却比较腼腆,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要因为自己孩子的独特性格或者行为而在他人面前感到羞耻。有些孩子天生活泼外向喜欢热闹,有些孩子却更愿意先在一边看看,等到熟悉环境后再参与。更有些孩子,我们称其为“观察家”,根本不会主动参与任何活动,这也是正常的。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越早让孩子接触其他孩子,孩子的社交生活会越顺利。

孩子赢得友情的品质

一、愉快:在友情的培植上,愉快之态度的功效就好像是在说:“我喜欢你!”一个愉快的人不必说什么,就可传达出这个信息。愉快是一种世界语,是孩子、大人、外国人都可以了解的。

愉快也是乐观的一种形式。它总是盼望是最好的,不想最坏的。包含了好性情,不是粗暴易怒的性情。它包括成为一个众人喜爱的人,使人可以接受失败而不伤心。

愉快,不止于是一件与陌生人相交时穿上的外衣,它是人心中的一个根本态度,它会感动人相信最好的,并为之感到快乐。愉快是必须培养的,因为人人都会有不愉快的时候,直到最后愉快成为你的第二性情。

二、乐于助人:最能赢得人做你的朋友的办法是在需要帮助时帮他。同学拿的东西太多时替他拿书包,帮助人查电话号码,为人开门,这一切帮助人的姿态都在说:“让我们做朋友吧!”

用乐于助人的精神赢取朋友是对一个天生胆小、沉闷的人最有效的办法。当你帮助这么一个人感到舒服时,他就会感激你,所以会乐于做你的朋友。

三、诚实:真实的朋友是一个可以信任,能向之倾吐心意,并在一切环境之中都能守正不阿的人。最能破坏友情的莫过于使用欺骗的手段。在交朋友上,诚实的习惯报酬最丰富。如果永远诚实,你就能吸引人来做你的朋友,因为他们会羡慕你的诚实。

有些人,为了快些赢得朋友,就采用谄媚的方法。他们奉承阿谀,说好听的话,不管其是否真实。谄媚乃是一种不诚实,起先可能给人一种好印象,但是时间久了,它会摧毁友谊。

四、机智:与朋友相交时,可有两种方式去说同样的事:一种是粗鲁不仁慈;另一种是表明你乐于帮助。比如:你的一个朋友在脸上有着一处污渍,他不知道,你可以用告诉他的方式帮助他。一种是粗鲁地说:“你最好去洗一洗脸,好脏。”但另一种,更机智的方法是将他叫在一旁,轻轻地说:“我相信你喜欢知道你的脸上有脏东西。”

简单的说,机智就是不伤害人的感情。一个人在这方面谨慎时,他的朋友就会重视他、喜爱他。

五、仁慈: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在彼此相交时,常十分坦率。他们并非有意要粗鲁,有时会批评、争吵及取笑。那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这种举止对别人是不愉快的。一个要成为他人好朋友的人会小心避免贬抑他人的谈话。没有谁会喜欢被人取笑,一个好朋友也绝对不会拿别人去开玩笑。

六、意气相投:乐意成为他人朋友的人,能够进行愉快的谈话。他们有能力"打破僵局",能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话题,使对方感到舒服。

有时候,表示意气相投,只需要在路上相遇时,以微笑招呼,或说一声早安。在另外的时候,当你有更多的时间时,表示意气相投,则是进行有趣的谈话。真心做朋友的快乐的人,必会找到一些愉快的事情谈。这样,他就会提起对方的精神,使他感到更加舒畅。

七、倾听:想要培植自己谈话艺术的人,可能忘记了,对方也是喜欢谈话的。要做一个会谈话的人,不但要会说,也要会听。当然,那些真正乐意做朋友的人必能在谈话中,当对方无话可说之时,找到新的话题。

上一篇:挑挑拣拣幼儿园 下一篇:学前班,上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