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税视角看江苏工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2-10-18 08:18:46

从国税视角看江苏工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江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从国税数据看,2013年末,工业企业登记户管已达57.10万户,当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3840.66亿元,实现税收(含调库)3561.68亿元。现从国税视角对近年来江苏工业转型升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一、江苏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4648.91亿元,工业增加值29399.39亿元,工业投资完成额18387.52亿元,工业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江苏工业转型升级进展明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工业经济增长略高于税收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从2007年的53316.38亿元、12926.87亿元、2765.77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134648.91亿元、29399.39亿元、7834.06亿元,年均增幅分别为16.7%、14.68%、18.95%。经济增长促进了税收的持续增长,但由于受增值税转型及减免税政策影响,税收增幅略低于经济增长。工业销售收入从2009年54444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93840.66亿元,年均增幅14.58%;工业税收(含调库)从2007年1826.1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561.68亿元,增长0.95倍,年均增幅11.78%。

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江苏装备制造业销售规模从2009年的25091.7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42149.23亿元,年均增幅13.85%;装备制造业税收从2007年的477.79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193.03亿元,年均增幅16.48%,高出全省工业税收(不含调库)年均增幅(11.19%)5.29个百分点。从占比看,装备制造业税收占比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在工业税收中的比重从2007年的25.81%上升至2013年的39.61%,上升了13.8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2010年比重上升较快,分别上升7.55、3.07、2.5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较为显著。其中,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设备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税收提升贡献较多。2009年,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增幅超过30%,远高于当年制造业5.66%的增幅。结合财务数据看,反映盈利能力、负债水平的指标近年来都比较稳定,如2009~2013年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依次为12.69%、12.79%、11.95%、11.78%、13.54%,资产负债率依次为57.2%、57.17%、56.86%、56.65%、58.08%,反映出行业发展总体良好。

民营经济贡献份额加快提升。2013年,全省国税民营工业企业户管已达52.44万户,占工业企业户管的比重为91.84%。近年来,全省民营企业销售、税收总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销售额从2009年的23086.74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48481.98亿元,年均增长13.16%,占工业销售比重从2009年的42.38%提高至2013年的51.66%;民营企业税收从2007年的516.2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340.49亿元,年均增长17.24%,占工业税收的比重为44.51%,较2012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从各年增幅上看,近三年民营经济税收增幅均高于工业平均,2011~2013年民营经济税收增幅分别高出工业平均1.24、4.08、0.7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增强。近两年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2010年末国税登记为2689户,而2013年初已经增加至4209户,增长非常明显。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308.72亿元,占工业销售的比重达17.38%,较2009年的17.27%提升0.11个百分点;入库税收470.81亿元,占工业税收的比重为15.63%,较2009年的14.36%提升1.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盈利企业)实现利润1113.74亿元,占工业利润(2869.35亿元)的38.82%,较2009年的33.48%提升5.34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指标趋好。近年来,江苏对高耗能行业实施有力控制。从国税数据看,高耗能行业税收占比五年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30.22%下降至2013年的27.55%,下降了2.67个百分点,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从国税部门的税收资料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制造业企业的主要单位能耗指标逐步下降,其中,万元销售额对应的煤炭消耗量、电力消耗量、水消耗量分别从2007年的0.66吨、0.49千千瓦、9.9吨下降至2012年的0.57吨、0.35千千瓦、7.6吨,依次下降13.6%、27%、23.2%。

二、江苏工业转型升级潜力巨大

综合看,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有些方面仍不够理想,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空间。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仍有待提高。部分企业所得税年报数据表明,2012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222.52亿元,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32%,2011年则更低,仅为0.17%,占比大大低于《工业转型升级规划》1%的目标。从行业看,2012年,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比为0.37%,略高于工业平均,高耗能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为0.16%,其中,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仅0.08%。即使是研发投入最多的医药制造业,2012年占比为2.57%,仍低于江苏研发费用3%的创新型经济目标和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

产能过剩较为突出。由于部分行业受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行业形势迅速转好,加上进入门槛较低,吸引大量投资资金的涌入,产能急剧扩张,而随着经济刺激的减弱和经济增速的放缓,行业则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比较典型的有光伏产业。据统计,全省2008年之前光伏及配套企业仅有170家,而不到五年就增加至891家,增长4倍多,企业数量增长的同时产能也快速扩张。但随着经济刺激效应的逐步退出,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直接导致企业产品供过于求,市场恶性竞争,呈现量价齐跌和企业亏损大幅增加的不利局面。2013年末,已有302家光伏企业停产或关闭,约占全部企业的1/3。2013年,光伏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92%,但亏损额仍有40.69亿元。虽然与201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3%、全行业亏损超过100亿元相比有所改善,但是与2010年、2011年行业盈利114.93亿元、51.96亿元相比,形成明显的反差。更为严重的是,产能过剩问题在其他行业也有显现,不仅存在于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而且风电、船舶等一些新兴行业也比较突出。

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质量不高。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所得税154.5亿元,占当年高新技术企业入库所得税的比重达93.13%。由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偏弱,使得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大打折扣。4209户高新技术企业中,2509户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的优惠,占比不到六成。企业未享受优惠的主要原因是盈利能力不强,有996户高新技术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23.66%,亏损额175.8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2012年总亏损额的14.5%。949户高新技术企业因研发费、产品比例、研发人员比例等达不到相关要求,未能享受税收优惠。

部分内资企业经营管理效益偏低。2012年,内资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为10.33%,与外资中的外商投资企业(12.16%)相比,低了1.83个百分点。从各项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看,内资企业的管理费用率为2.56%,财务费用率为3.08%,分别高出外商投资企业0.8、1.47个百分点,反映出内资企业在费用控制方面与外商投资企业也有不小的差距,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滑。从历年所得税年报数据看,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业企业毛利率下降。从2009年的12.26%下降至2012年的10.97%,下降1.2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利润率逐年递减。从2009年的7.08%下降至2012年的5.53%,且2010年、2011年也呈现连续下降的态势。三是企业盈利额大幅下降。2012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2836.28亿元,同比下降15.03%,而2010年则为同比增长37.38%。四是企业亏损额增加明显。2012年,工业企业亏损额超过1000亿元,达到1212.39亿元,同比增长59.44%,总量几乎为2009年的2倍,2010年的3倍。

外资出口占比回落。工业出口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回落之后,从2009下半年重现升势,2009~2011年均增幅达22.83%,但在2012年、2013年又再次下行,降幅分别为6.47%、7.46%。尤其是外资企业出口占外资销售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占比从2009年33.92%下降至2013年的27.27%,下降6.6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下降与外资光伏企业出口受阻有密切的关系,从2010年之后,外资光伏企业出口就大幅回落,其中,2011年、2012年及2013年降幅分别为30.55%、47.73%、37.03%。受此影响,外资光伏企业出口销售占外资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8.92%回落至2013年的1.73%,降低了7.19个百分点。

三、江苏工业转型升级的四个抓手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足,应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目标,重点在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提升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一方面,要针对研发投入对产出影响相对较弱的问题,加快重点产业如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提升行业的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严格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做到精选、优选,同时,从严把好复核关,对档次不高、投入不多、潜力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淘汰机制,以提升其整体质量,使之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在工业转型中的领军作用。

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快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对一部分过剩产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在全省范围统筹制订产业发展规划,避免产业项目过度重复建设。苏南、苏中、苏北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各市可选择1~2个优势产业作为重点,突出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龙头企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是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是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缓解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快形成自己的品牌。二是延升产业链,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三是落实各类优惠政策,为企业建立“服务快车道”等便捷举措,促进企业发展。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一方面,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关停污染大的企业,限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规模,并提升行业环保标准,有效解决产业结构偏重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占用少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使之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

(作者系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

上一篇: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4... 下一篇: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