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

时间:2022-10-18 07:10:34

论高等学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

【摘 要】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通过负债融资解决了自身建设资金的需求问题,为长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负债融资也成为财务风险的诱因。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负债融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风险规避、控制和预警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 高校;负债;融资;资金;财务风险

高校的资金来源按照取得方式不同划分为三类,首先是政府财政性拨款;其次是高校自主多渠道筹资,上述两类是高校非偿还性资金来源。第三类是高校通过负债的方式融措资金,主要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和高校硬件条件改善的基本建设投资。负债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高校履行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以资产或劳务偿还债权人的一项经济义务;是高校一种偿还性资金来源;是高校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对高校负债融资下财务风险的认识

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是高校在资金运作中,因缺乏足够资金,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或无法履行约定的经济义务,而使高校陷入财务危机的不确定性。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一般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产生。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对教育事业投资力度是否持续稳定且不断扩大;社会对教育资源的认识和需求状况的改变;新的法律、行政法规、经济政策对学校资金运作的约束;高校在相关的教育领域中所处的位置;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改变,例如波及面广泛的金融危机或恶性通货膨胀,等等。内部因素包括:高校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欠缺,是高校资金运作的最大威胁;高校自主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使高校资金来源匮乏;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使资金流向缺乏有效监控,导致资金需求缺口加大,融资压力剧增;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断,无法及时提示风险;高校与债权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发生重大变故;资金运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下降等。

二、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分类

根据高校对负债融资管理和偿还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高校的负债融资分为三类。首先是一般性负债融资,主要包括高校的各种应付款项、暂存和代管款项、各种应缴款项等。这种方式集中的资金,没有资金使用成本,没有因一次性偿还而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有些款项甚至因没有固定的偿还日,高校可长期使用,财务风险很小。但是此方式融措的资金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其次为周转金借款。表现为高校借入款中的短期类借款。此类借款筹集的资金使用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资金在使用上比较灵活,可以弥补高校日常经费的缺口。此类资金如果是通过金融机构借入,高校需每年支付一定的资金使用费。同时高校必须在短时间内拿出足够多资金以应对债务偿还,在借款可以被延期的情况下,如果遭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会增加资金使用费。第三类是高校基本建设所需资金借款,表现为高校借入款中的长期借款,取得方式通常为金融机构贷款,该类贷款主要针对高校硬件条件的改扩重建所需。此类融资的使用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筹资速度快,可有效增加高校资金使用规模,但贷款利息与周转金借款相比较高,同时银行为了保证贷出的款项能够按时足额收回,对高校在贷款的使用上会有诸多限制。贷款到期时,高校一次性须支付大笔货币资金,产生的货币支付压力风险直接影响高校整体的资金运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三类融资的财务风险是最大的。由于目前政府对制约、规范和引导高校贷款规模、高校资金引进途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新形势下大学财务制度改进、资金使用效率评估等方面都还没有详细规定,甚至没有规定,使得高校在缺乏外部监管,且自身负债融资运作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面临财务危机的尴尬境地。

(二)高校负债融资规模合理性分析

高校的资本结构在资产负债表中划分为债务资金(负债)和权益资金(净资产)。而高校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和自身筹集的部分属于非偿还性资金,运作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高校的净资产,即权益资金;而负债融资是高校利用债权人的资金,不仅要在未来一定时间偿还,而且要支付资金使用费,表现为高校的债务资金。高校通过运用债务资金减少了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制约,但债务资金带来较大的资金成本和偿还风险,要求高校必须在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之间权衡利弊,确定一个合理的,既满足资金需求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资本结构和规模。

高校负债融资取得的是货币资金,正常情况下需要以货币资金的形式予以偿还,而这部分货币资金运作是不列入高校收支预算的。因此在分析高校负债融资规模时,应当从货币资金入手,结合学校基本收支预算,来测算学校年度货币资金需求量,即年度货币资金需求量=年度预计各种收入性货币流入(包含职工住宅集资收入)-年度预计各类支出性货币流出量(包含年度预计还贷货币流出、支付贷款利息的货币流出、基本建设类货币支出)。当年度货币资金需求量出现一定赤字时,说明高校需要运用负债方式筹措资金。依据资产负债表日高校合理的资本结构,分别确定使用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弥补收支缺口的数额;再根据日常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开支安排,确定周转金借款和长期借款的规模。当资产负债率高于警戒线时,说明高校在融资方面过于激进,而可能存在财务风险。

三、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表现与对预警指标系统的分析

高校负债融资下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负债融资规模与高校资产比例失衡,导致资不抵债,各项经济活动因资金缺乏而受阻,陷入长期拖欠贷款却又无法破产的两难处境;高校自身筹集资金能力降低,资金流入减少,影响了归还到期债务对资金的需求;融措的资金投向不符合国家政策或严重偏离学校发展计划和融资要求,甚至违规使用贷款,不仅银行要提前追回贷款,高校还要承担违约责任;资金运作效率下降,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缓慢,回笼能力过低;片面强调发展,基本建设规模过大,一些贷款项目效益无法及时显现,加重了高校经济负担。

建立高校负债融资风险反映和预警指标系统,是从正、负效益的角度,通过对一系列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反映学校负债融资现状、未来融资能力、资本结构、资金周转状态、资金使用效益、偿还债务和抵御风险能力等资金运作的整体状况,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资料,适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实施有效风险控制。

(一)年末负债融资总额

该指标是高校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账户的余额。年末高校的各种应缴款项已完成解缴工作,各种应付及暂存款也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了清理,负债类账户余额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年末负债融资的规模。通过对该指标历年的动态对比分析,可以客观地揭示高校负债融资规模的变化趋势,当这一趋势的变化破坏了高校合理的资本结构时,说明高校面临着偿债风险。

(二)年末负债融资总额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

高校总收入的稳定是偿债所需资金的物质保证,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当高校年末负债融资总额占学校总收入比例过高时,会导致高校资金筹集和融资的不均衡,进而影响高校未来资金偿债能力和正常资金使用。

(三)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高校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账户余额与资产类账户余额的比率,反映总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渠道,即高校有多少资产是利用债务资金形成的;有多少资产是利用权益资金形成的,是衡量高校经济实力对债权人权益的保证程度。该指标过低会影响高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过高则增加高校债务风险。

(四)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高校年末速动资产类账户余额与负债类账户余额的比率。速动资产是高校资产组成中极易变现的部分。包括现金、各类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款、短期内可变现的对外投资。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高校现实的偿债能力。当其他指标处于正常,而该指标出现异常时,即速动资产余额小于负债余额时,说明短期内偿债能力受到考验,高校应强化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速动资产比例,应对资金需求不足。

(五)高校年末垫付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高校年末垫付资金是年末暂付款余额与借出款余额总和。暂付款是高校垫付或预付的不具备报销和列支条件的款项,由于大多数的暂付款最终会转化为支出,所以这部分虚拟资产规模过大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破坏高校合理的资产结构、降低会计年度资产与收支的准确性。借出款是高校将闲置资金借给校内独立核算单位,帮助其暂时周转的款项。适当的借出款可以降低高校闲置资金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无法及时收回会影响高校资产的完整和资金周转效率。当垫付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过大时,说明高校资产整体质量欠佳,大量不良资产较差的变现能力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大了资金的支付压力。

(六)自有资金动用程度

高校自有资金动用程度是学校运用可自行支配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进行对外投资和向外借款的比例。即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年末对校办产业投资+年末其他投资+年末借出款+暂付款中非正常的周转垫款)÷(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年末留本基金)。该指标越小,说明自有资金动用越少,可供学校发展的资金越多;该指标越大,高校的资金使用受约束的程度就越大。

(七)年末货币资金构成指标

高校年末货币资金构成是指自有资金年末余额和非自有资金年末余额分别占货币资金年末余额的比重。自有资金是高校可以支配的自由财力,表现为年末事业基金加年末专用基金之和分别减去投资基金、留本基金;非自由资金是所有权不属于学校的经费,即年末各类负债余额和未完项目收支差额总和。货币资金是现金和各类银行存款年末余额之和。自有资金余额所占比重越大,高校可支配的自有资金越多,负债融资的压力就越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当非自有资金所占比重过大时,高校因为可支配的资金过少,偿债风险将随之而来。

(八)高校年末基建投资财务风险率

高校基建投资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基建负债与学校自有资金年末净余额相比,可以计算基本建设借款给学校带来的连带财务风险。即(年末基建借款+年末基建应付款-年末基建货币资金)÷(年末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应收及暂付款中非正常的周转垫款)。该指标越小越好,如果为负数,意味着基建投资本身有足够的货币支付能力,不会给学校主体业务带来风险。

(九)校办产业财务风险率

根据规定,高校对全资校办产业负担无限责任,一旦校办产业破产,会对学校财务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按投资份额计算应承担的风险。即校办产业财务风险率=(对校办产业投资÷校办产业实收资)×(年末校办产业负债总额÷年末校办产业资产总额)。对校办产业投资份额越大,校办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高校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知道财务风险从哪里来,如何产生,科学预测财务风险的变化趋势,因势利导地控制、化解风险,使负债融资这把“双刃剑”更好地发挥它的资源能量,为高校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斌.高等学校举债发展的财务风险防范[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

[2] 张同一.浅谈普通高等院校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8(20).

上一篇:信息技术业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研究 下一篇:高科技企业股利分配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