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时间:2022-10-18 07:09:16

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要是没有省人大代表修保,没有法律事务服务中心的帮助,我可能都活不到今天,真是太感谢了!”62岁的吉林市居民杨女士激动地说。

原来,为了解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她从2007年开始多次上访却始终没有结果,连年来的上访,让身心疲惫的她甚至想过轻生。经过修保和吉林市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专家耐心接待和无偿帮助,她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不再去上访了。

说起吉林市法律事务服务中心的成立,省人大代表、吉林市律师协会会长、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修保说,这是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我是一名律师,更是一名省人大代表,如何结合本职工作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我始终在思索的一个问题。而且让代表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发挥代表在息访维稳工作中的特殊优势,不但是对现有体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实践 。”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多年来,修保代表一直致力于人大代表在息访维稳方面发挥作用的探索与实践。他先后提出了“关于解决人代会期间群访问题的建议”、“用司法公正化解涉法问题的建议”、“用听证制度解决问题的建议、“建立综合大厅解决越级上访问题的建议”、“解决民众难,设立法律义务服务机构的建议”等11件息访方面的代表建议。这些建议都是修保经过大量深入调查研究后形成的,每件建议他都字斟句酌,有理有据,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有的建议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和采纳落实。

2011年2月11日,修保在新文化报网站开通博客,晒出自己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设立法律事务评估咨询服务中心”。修保说,他的建议得到了十几位与会代表的赞同,这更让他坚定了信心。

更让修保深受鼓舞的是,他的“关于成立法律事务评估咨询服务中心,协助党和政府从源头上化解问题的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孙政才、原省委政法委书记李申学相继作出批示,并于2011年3月9日派省委政法委领导带队,到吉林市进行调研论证。修保代表的汇报得到了省政法委领导的认可,这也为“中心”日后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011年4月19日,“中心”经吉林市民政局登记为非企业(法人)单位,并正式挂牌,开展义务的法律服务工作。“吉林市成立法律事务服务中心,此举在国内尚属首例,这也是修保代表履行律师和代表职责的最好体现。”吉林市司法局有关领导表示。

“如果早遇到修保代表,早有这个能为我们上访百姓无偿服务的部门,我们就不用到北京去走那艰难的上访之路了,这是修保代表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呀!”一个长期进京的老上访户得到修保的法律援助后在感谢信中写到的。修保的义举和“中心”的成立得到了上访者的认可和欢迎,原到他处上访的民众纷纷来到这里咨询修保有关依法上访等问题,并要求“中心”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修保和中心专家共接待咨询500余人,接待受理88件上访和群访案件,经统计群访人数达3600人,其中最长的上访案件竟达26年之久,只此一案进京上访就达百次之多……。两个多月来,“中心”已和18件集体上访和多年缠访的“老上访户”签订了书面“息访服务协议”和“息访协议”,成功地化解了六伙人要到政府集体再上访的群访案件,停访和息访人数达1200人。其中彻底息访两件,彻底息访人数138人。

“我们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用法律解决和处理难题,不仅要发挥律师的职业优势,还要发挥人大代表在息访中的特殊作用,让代表去帮助和劝导上访人员依法解决涉法案件。”修保代表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律师人大代表,一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从人民中来代表人民的优势,从第三方的角度帮助和引导上访人维权,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上一篇: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管理试点促进流...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