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节庆篮球赛事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10-18 06:13:29

乡村节庆篮球赛事的调查与研究

[摘 要] 通过对偃师市乡村节庆篮球赛事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篮球赛事已成为当地农村春节的一道文化盛宴,对农村体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引和示范作用,应将挖掘和传承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发展农村篮球运动紧密结合,并以节庆篮球运动为突破口,发展农村体育。

[关键词] 乡村 节庆 春节篮球

在当代社会,乡村节庆日以其高尚的传统伦理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而篮球运动又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普及率最高,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通过对偃师市乡村节庆篮球运动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探寻农村篮球运动发展的最佳路径,对于发展农村体育,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偃师市商城街道、工业区街道、首阳山街道、翟镇镇、岳滩镇、顾县镇、缑氏镇、府店镇、高龙镇、山化镇、邙岭乡、大口乡的226个行政村为样本,随即抽取了商城街道的新新村、北窑村、塔庄村。工业区街道的石硖村、大槐树村、杏园村。首阳山街道的沟口头村、城东村。翟镇镇的二里头村、四角楼村。岳滩镇的岳滩村、东庄村。顾县镇的顾县村、史家湾村。山化镇的山化村、寺沟村。邙岭乡的牛庄村、牛新村。府店镇的府南村、新寨村。缑氏镇的缑氏村、化寨村。共22个行政村的节庆篮球赛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偃师市图书馆、市体育局、教育局和农业局收集、查阅和研究了大量有关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资料。偃师市统计年鉴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各样本村村民的《偃师市节庆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前,先期对选定的各个村的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于2012年1月1日至1月31日在选定的30个行政村随机进行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91.3%。经检验和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符合本课题研究要求。二是针对各乡(村)体育赛事主管工作领导的《偃师市节庆篮球比赛开展及运作模式》问卷,于正月初一至初五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2份,全部收回。

1.2.3访谈调查法

本课题组调查员均是作者在各个样本行政村选取,他们不仅熟知本村的风土人情,更直接参与到春节的篮球赛事中,通过找人座谈,实地了解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2.多维角度看偃师市节庆篮球运动的现状

民俗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1]而春节又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个时刻举办篮球赛事,具有极高的示范作用。

2.1 群众基础广泛,参与人群呈现年轻化

调查显示:所调查的22个行政村的春节篮球赛事举办时间中,有11个行政村个自2003年举办至今;3个行政村开始于2006年;8个行政村开始于2009年。场边的观赛群众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偃师市农村春节篮球赛开始时间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在08年奥运会的影响下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各村篮球赛参赛运动员年龄,工作等的调查,发现参赛人员年龄区间跨度在14-56(周岁)之间,以18-27(周岁)之间的年轻人为主,这部分人中又以在校学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两者各自占到参赛运动员总数的63%和22%,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间都在2年以上。这些人与外界交流频繁,思想活跃,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度高,正成为农村体育运动的中坚力量。

2.2 赛事规模逐步扩大,但水平差异较大

这些行政村的春节篮球赛事比赛时间大都在初一至初五,规模有大有小,有8个行政村采用了混合赛制;9个采用了循环赛制(5个单循环;4个双循环);5个采用了单淘汰赛制,比赛场次在30场以上的达到了13个行政村。总奖金的跨度为3万元至800元之间,以1000至3000元区间居多。通过调查发现:那些赛制复杂、时间长、场次多、奖金高的行政村的大都为经济实力雄厚、举办多年已积累丰富经验的行政村,运动员技术水平高,并锻炼出一批有专业水准的裁判、运动员及赛事组织人员,参赛运动员的资格已扩展至全市,这些行政村的比赛已在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模式靠拢。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那些举办时间短的行政村,由于资金、人员、场地等的因素,规模较小,亟待提高。

2.3 篮球比赛开展火热,但经费来源单一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就在于常年、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只有开展体育活动,才能提高广大农民对体育的认识和价值,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2]近年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广,以及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各行政村在春节期间的体育运动也迅速开展起来,大部分以篮球比赛为主。从赛事的经费来源来看,政府拨付的占到12%;多数为村民自由集资:一是通过本村的自有企业出资,二是由本村的经济富裕家庭捐资。这样的经费来源使得农村体育无法得到长久发展。

2.4 春节赛事氛围浓厚,单健身意识不强

调查发现:篮球运动在偃师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市226个行政村,120个有水泥地面的篮球场,还包括近30个灯光球场。全市还有16个篮球俱乐部,每年要打一次联赛,持续4个多月,这在全省的县级市里可以说独一无二。但同时调查还显示:认为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群众对体育参与热情的占24.5%;认为较好的占28.0%;认为一般的占43.8%;认为没效果的占0.035%。0.035%。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财富短缺,教育落后,很多农民仅能达到温饱生活,于是便安于现状,而体育永远是人们衣食无忧后的第二选择,贫困导致了农民的体育消费和健身欲望低下。

3.总结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偃师市的春节篮球赛事现已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成为多数行政村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盛宴,民众积极参与,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对未参与其中的人及行政村已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做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参与民众

春节篮球赛事虽有广泛群众基础,但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性、竞技性使得参与比赛的以青年男性为主,多数女性及30岁以上的人员并未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有悖于大众体育的宗旨,主要原因是运动项目的单一。应利用好农村地区悠久的民俗传统文化,像舞狮、大鼓等,同时加入现代体育的趣味项目,让居民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3.2 建立统一组织,形成优势互补

建立和健全农村节庆体育组织,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是农村节庆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通过成立统一的春节体育赛事组织,协调各行政村的春节体育赛事,形成帮扶带动的态势,使各个体间能互通有无。从而让缺少专业人才的行政村体育赛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为原本孤立的村落间民众交流提供了便利。

3.3 广开经费渠道,创新赛事机制

在政府财政对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极为困难的现实背景下,绝不能等待和依赖政府的经济实力雄厚有财政拨款再去发展农村体育,广大的农村要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展农村体育才是农村体育的出路。[4]在利用好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基础上,创新赛事的组织机制,使得农村节庆篮球赛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4营造文化氛围,普及健身知识

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5]抓紧春节篮球赛聚集的超高人气,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宣传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体育政策,为发展农村体育起到指引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军.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在河南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功效研究[J].中州体育,2010(5):13~14.

[2]郭传燕.乡村节庆体育与新农村的和谐发展[J].体育科研2007(28):33~34.

[3]彭成根.和谐农村视阈中节庆体育发展路径――以湖南湘西Z镇和湘中Y镇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8~49.

[4]李乃琼.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节庆体育活动经费来源的研究[J]. 体育科技,2007(2): 1~4.

[5]奚凤兰.乡村节庆体育的价值重构及路径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4):55~57.

上一篇:高校田径运动会看台文化构建的研究 下一篇: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分析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