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时间:2022-10-18 05:31:13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5月8日,刚从美国归来的袁隆平院士,像往常一样,走进了试验田。

黝黑的面庞依旧,坚定的步伐依旧,“袁氏发型”依旧。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作息。试验田是他生活的一个重心,因为那里种着他心爱的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攻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困难面前,都始终坚守目标,锲而不舍进行科学探索;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技术创新,都贡献出了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在他的引领下,我国拥有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人类拥有了驱逐饥饿新的希望。

77岁的袁隆平,壮心不已。

使命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新的起点期待新的奇迹

2005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九。

8月的长沙,天气炎热,空气里一丝凉风都没有。可袁隆平却觉得这天热得畅快,热得舒坦。因为这一天是袁隆平75岁的生日,也因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将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

这一天,总理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看过试验田里穗大叶壮、谷粒硕大的超级稻,听过袁隆平的汇报,总理说,袁老师研究发明的超级稻有重大科学价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后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为中国人养活自己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投入,归根结底要靠科学技术。

总理的评价,让袁隆平如沐春风;总理的嘱托,让袁隆平深感振奋。

这一年,袁隆平向世人宣布了第三期超级稻目标:在2010年,亩产要达到900公斤;同时要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袁隆平设想,在2010年将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到1500万公顷,按照每公顷增产2吨粮食计算,就能多产3000万吨粮食,多养活1亿多人。这一年,距离他与杂交水稻携手之始已有45年。45年,弹指一挥间。袁隆平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追求没变;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没变;他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没变。此前一年,超级稻二期目标提前实现,超过800公斤的亩产,让中国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这一领先的纪录已经保持了30年。让杂交水稻的潜力充分进发,让人民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面向未来,使命仍然在肩。

本色

科学研究的本色是创新,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他们真正的快乐也采源于此

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从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创新就已经深深烙入袁隆平的人生信条里。地里的杂交水稻绿了又黄,农民的谷仓里装满丰收的稻谷,寓言着他丰厚的创造力。1960年,当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时,“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理论。当年,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异型稻株,吸引了袁隆平的眼光;第二年在它的后代身上,优势完全退化分离,难道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能不能育成人工杂交稻?袁隆平的智慧火花在那一刻点燃。

多年后,他的弟子说,“袁老师绝不是第一个见到异型稻株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找到其本质规律的人。也正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才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创新是科研的本色,但在关键时刻对于研究路线的重大决策更能显示大师应有的本色。功底深厚,高瞻远瞩,决断果敢,在众多农业科学家眼中,袁隆平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之魂”。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节点,几乎每一次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1987年,距离杂交水稻首次大面积推广已过去10年。袁隆平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在他的设想中,杂交水稻的育种方式必须由繁到简,未来要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这个后来被世界农业科技界誉之为“袁隆平思路”的卓越构想,把科学探索推向了又一个全新的境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想要超越自我,就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当袁隆平提出要选育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时,就连跟随他多年的助手们,都怀疑“这怎么可能?”

“要是能够轻易做到,我把你们叫来做什么?”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一向笑容可掬的袁隆平拉长了脸。他认为,尽管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没能在“超级稻”上取得突破,但“别人没做到的,不等于我们不能做。我不愿停留在原有成绩上,要出新成果。”袁隆平告诫助手们:“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他要的就是抢占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

袁隆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世纪的第一年,超级稻首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顺利实现。

奋斗

他喜欢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学工作者都要义无反顾走下去……”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长史,就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史。年过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袁隆平却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

袁隆平对试验田如此痴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他说,“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奋斗在一线,是袁隆平的行动指南。在实验的最初6年里,袁隆平与两个学生尹华奇、李必湖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交和回交实验,始终没有成功。上千次的失败没有摧垮袁隆平创造成功的信念。为了寻找野生稻,袁隆平师徒千里迢迢,远赴云南和海南,他们经历了“三只老鼠一麻袋,三只蚊子一盘菜”的艰苦;也在滇南大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了加快杂交育种更代繁殖,袁隆平师徒开始了候鸟一样追赶季节南来北往的岁月。39个春节,袁隆平在天涯海角度过。

袁隆平师徒犹如拓荒牛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野败”的发现,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一扇成功的窗户。但是试验田里只长稻草不长谷,让那依稀的亮光似乎黯淡了。面对怀疑,袁隆平依然冷静,改进品种组合,3年创造了亩产505公斤的优良战绩。

一个阶段的成功,停止不了矢志奋斗者的脚步。

制种,曾经是制约杂交水稻推广的一大阻碍。1973年到1975年,两年多的卧薪尝胆,袁隆平让最初一亩仅能生产5.5公斤杂交种子,一步飞跃到最高亩产150公斤。1976年,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进而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就推广了208万亩,全部增产20%以上。按每亩增产60公斤计算,即增产12.48亿公斤。杂交水稻旋风在神州大地刮起。

从三系到两系跨越的关键时刻,南方遇到超常低温,两系不育系出现育性波动。袁隆平没有退却,从失败中另辟蹊径,终将杂交水稻培育成了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种植的水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漫

长的科研道路上,无数次分析、总结,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袁隆平愈挫愈勇;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看到在失败和挫折中崛起的辉煌。

奉献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要心底无私,他对人类的贡献在于将自己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付出

培育杂交水稻,从袁隆平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一个科研小组的奋斗目标,再扩大到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关大协作,到组建一个机构健全的研究中心,最后被纳入国家的“863”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也见证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私与高尚。

1971年3月下旬,正当“野败”的F1代“子女”抽穗的时候,湖南、广东、广西……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科研单位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齐聚三亚。此时,一道科研之外的“难题”摆在袁隆平的面前。是将“野败”这一最新实验材料封闭起来关门研究,还是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呢?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已经凝结了他的很多心血,

“野败”的出现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可以让自己成为这项研究“唯一”的功臣。但是袁隆平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各地来的科技人员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慷慨无私地把辛勤培育的“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实验。

白天,他在试验田里示范技术操作;晚上,他在驻地开辟教室,架起黑板,给各地技术人员办起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奉献给大家。

他的无私,换来的是冲天的热情和干劲。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科研人员,使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回交转育,极大地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

其后,在长达30多年的南繁育种岁月里,袁隆平始终坚持这样讲课或座谈。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他在科研事业中,没有门户之见,从来都是搞“五湖四海”,这让很多人从中受益。对于一项科研事业,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非常重要。袁隆平每次从国外带回的资料都是复印成三份,一份留在杂交水稻中心,一份提供给全国协作组,另一份则让来中心访问的科技人员无偿参阅。令人感佩的胸怀、令人赞叹的研究,为他赢得了各地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敬重。从此,他也在大家的瞩目中担当起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总设计师和最高学术领头人的重任。时至今日,每每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袁隆平依然会有些羞涩,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觉得,杂交水稻并非他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团队的成就。

袁隆平,他把自己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了研究同行;他把杂交水稻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也奉献给了全世界。无农不稳,有粮则安。袁隆平“为了让更多人吃饱饭”的愿景,终将成真。

上一篇:打破中小粮企发展的资金瓶颈迫在眉睫 下一篇:构筑食品安全和风险防范的严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