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时间:2022-04-25 03:41:57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973年,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开启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如今,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少年胸中有大志

袁隆平的少年时代充满磨难,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他随着父母四处迁徙,先后辗转于北京、重庆、南京、武汉,在逃难中饱尝艰辛,看到携家带口的人群,目睹横尸遍地的街巷,无数悲惨的景象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

国破山河碎的残酷现实,激发了袁隆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由于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母又都是知识分子,虽然生活颠沛流离,但袁隆平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教他国文,母亲启蒙了他英文。

1948年,袁隆平随全家迁往南京,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中。高中毕业,父亲劝他报考南京的名牌大学,将来做官出人头地,而袁隆平和那个年代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他倔强地选择学农来“曲线报国”。1949年,他考入重庆湘辉农学院(今西南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学专业。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也使他的人生丰富而传奇,中国也因而出现了一位蜚声世界的农业科学家。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安江农校教书。

“杂交水稻之父”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里,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

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6年,他《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方向找到了,并不代表研究就一帆风顺。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的暴风雨,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

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试验,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不断下降。

袁隆平静下心来阅读国外有关高梁杂交试验的论著:杂交高梁不育系是用西非做母本、南非高梁做父本的远缘杂交成功的。灵感再一次显现:利用野生稻走远缘杂交之路。

在袁隆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

失败并没有就此离开。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试验的结果只表现在禾苗长势上,除了稻草比常规稻多一倍之外,稻谷没有表现出增产优势。

当时,杂交水稻怀疑论者嘲讽地说:“可惜人吃的是饭,不吃草。”袁隆平顶住巨大压力,认真分析试验后判断:这次失败,恰好证明了杂交水稻具有优势,关键是将这种优势向稻谷发展。在他的指导下,研究人员改进品种组合,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

高龄的科研“跳高运动员”

“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是自由恋爱,超级稻是独身主义。”这是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演变过程的形象比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1973年10月,在全国杂交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国达到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81年,袁隆平被授予新中国第一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对杂交水稻的一片赞扬声中,袁隆平自揭其短:杂交水稻“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孽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他决心开展新的研究攻关,在1986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了5%至10%。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超级杂交稻分阶段实施的战略目标: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2004年,800公斤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如果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袁隆平说。

世界的袁隆平

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两万多人死于饥饿,其中近一半是儿童。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

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美国开花结果开始,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2005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

印度尼西亚粮食多年不能自给,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01年,首批中国杂交稻在印尼5个省10个试验点展开,单产普遍达到每公顷8吨以上,最高达12吨,而原来的常规水稻每公顷只有4.5吨。

马来西亚稻米产量多年来增长缓慢,造成大米短缺,自给率只有60%左右,每年需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米。引进“超级杂交水稻”,为马来西亚实现稻米自给带来了希望。

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

包括“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曾有国际友人这样评价袁隆平,说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有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如米粒……但袁隆平的梦想却很实在:“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大粗壮,稻穗像扫帚一样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他的梦想,全都关乎水稻。在科研道路上跋涉,他从未放弃前进。

(摘自《中国青年报》,甘丽华/文,《影响力人物》)

上一篇: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下一篇:贵阳供暖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