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电子电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10-18 04:09:54

论高职电子电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 高等职业电子电工专业课是一门理论起点高、实践性强、授课难度大的专业基础学科,是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时代技能素质要求,在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方法上,必须不断改进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 电子电工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其办学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实用的高级技工和技师。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才需求尤其是实用型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进程,由此而产生的人才资源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变的突出。据调查显示,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应聘的本科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少,但企业需要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工和技师却不多。如单片机、PLC、数控车床等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市场很难找到。经济变革需要人才,企业发展离不开实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作为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专业技工学校,应利用这个优势,促进学校更快的发展。

高职学校要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实现自身快速发展,虽然形势是有利的,但并不能说形势好就有了一切。因为你培养的学生能不能被企业所接受,所欢迎,才是决定学校能不能迅速发展的最终指标。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真正具有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这样才能被企业所认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因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太适应的。那么,作为高职的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怎样进行改革呢?笔者认为,应立足于目前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大学教学方法有一个很大弊病,就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满堂灌”、“抱着走”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因缺乏内部诱因,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不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搞好教学,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而这个原则应该是:知识不应当由教师简单地灌输给学生,特别是对于现代的大学生,应当由学生自己积极地探索而获得。在教学方式上,应敢于走新路子,大胆设想,大胆改革,融入新思想,采用新手段,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接受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课堂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个环节,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过程,把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灵活,真正使他们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有深刻的直观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电工电子电子器件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发展,如手机(模拟、数字到3G)、数码产品、LED节能照明、太阳能汽车、数控车床等,使学生了解其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领悟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过程和创新精神,使他们知道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结晶,要勇于探索,积极学习。

二、适应学科的发展及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

电子技术在飞速发展,新器件和新理论不断出现,电子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和充实。为了适应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及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应根据其发展趋势,在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和组织。加强对电器件以及实用电路等的学习,适当补充一些反映本专业最新发展方向的内容,替代教材中陈旧的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如以往介绍晶体管器件时只介绍场效应管、晶闸管,而随着电工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增加全控型器件和新型器件如大功率工业晶体管的介绍。为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针对教材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工厂企业,理论与实际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拓宽学生的视野,便于和不断发展的电工电子技术接轨,讲授单相整流电路部分时,在介绍了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之后,可以将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和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留给学生自学,然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几个电路进行综合小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注意培养本专业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如让学生充分利用掌握的知识培养实验的设计能力,可结合教材资料让学生对电机驱动的方法进行操作比较。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对小车的速度进行控制,最终通过操作改进。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实验中,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气隔离是关键部分,实验时我采用了一个玩具电路,考虑到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的驱动能力,用了一个放大管将电流放大,用来驱动光耦。让同学上网查资料,有的同学提出了用单片机带上拉电阻的输入输出接口,可以驱动光耦的发射管,我指导学生在实际电路中进行技术创新,在调试时,电机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非常明显,分组讨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得出结论:必须将两个模块隔离。经过仔细研究决定用光电耦合器来实现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的电气隔离。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提高教学效果

要搞好现代教学,必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就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结合,有力的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发展,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优点,能对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实时交互的特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使用多媒体辅助分析手段,对物理电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有序的辅助分析,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对学生掌握电工原理和具体知识非常有利。因此,可以通过预先制作的幻灯、投影片来增加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除使用一些基本的电教手段外,还可以尝试用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相配合,利用EWB软件虚拟的电子工作平台提供的虚拟实验和电路分析仿真手段,进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部分强电电路的实验、分析和设计。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需求不断增长,会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因此,电工电子课课程安排要紧跟时展,既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也要注意恰当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注意学生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能力、重点、层次和定位,方法要灵活,要注意创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不断改革创新,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用,适应今后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

[2]于建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

[3]孙肖子等.建立一个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

[4]刘钢跃.中国科技信息.2007.

上一篇:中职机械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研究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对话式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