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审计现场分析

时间:2022-10-18 03:48:47

新时期审计现场分析

审计的现场审计的现场

在被审计主体所涉及管理的区域。它的界定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在审计计划中予以界定,通过审计通知书的形式告知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主体所涉及管理的区域大小由其自身的行业特点、经济规模、经营模式、投资者风险嗜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限制等所决定。在审计现场区域界定范围内所有对被审计主体管理所涉及的区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都要囊括在审计现场。如发现个别经济事项对审计目的有较大影响,又不在被审计主体管理所涉及的区域,可扩大被审计主体管理所涉及的区域直至可实现审计目的为止。但扩大被审计主体管理所涉及的区域须由审计组织与委托方协商一致后方可界定实施。

审计现场哪些证据属于审计取证范围

被审计主体管理所涉及的区域界定的审计现场,审计取证范围以审计目的不同,对审计现场内的经济事项要素提取也不尽相同。如: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取证范围是以经济责任期内的全部经济事项,制约因素是时间跨度;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取证范围是以预算期内的全部经济事项,制约因素是时间跨度;两者的区别是时间跨度不同,相同点是都包含期间内全部经济事项。审计取证范围在审计目的确立后,经济事项与审计目的相关的元素在时间、空间坐标走向及运动区域就已锁定,审计的取证就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内标出每一个经济事项包含元素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根据审计目的可以确定在既定的时间区域和经济行为、行为效果所构成的三维时空就是我们的“审计取证范围”。在审计取证范围内的经济事项所产生的经济行为、行为效果并不都对审计目的产生作用,要根据对审计目的产生作用的大小进行科学分类,找出易造成审计结论出现偏差的经济行为、行为效果,进行分析纠正,并就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剖析,找出经济行为出现偏差的真正诱因,并予以披露。这些被披露的经济行为偏差的真正诱因就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多维靶向性验证就构成了对审计结论法理依据的多维靶向性支撑。最终形成审计现场需要的“审计取证”对象。

审计现场描述与审计模型建立

审计现场在基本界定的基础上,划定审计取证基本范围,根据审计计划和分工,按照审计工作流程逐步展开审计现场查勘,并将查勘结果用文字结合数据图表将审计现场数据所处的系统描述展现出来。数据是具体的法律规章、财务制度、业务流程量化表示,文字是具体的法律规章、财务制度、业务流程本质展现,所以审计现场获取的数据必须与具体的审计对象本质相结合,构成对应审计实体的审计模型,将数据还原到审计现场所体现的业务本质上来。审计模型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也就是用获取的基础数据结合财务业务流程进行验证,是一种业务人员能够理解并建立,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描述和处理。审计模型的建立,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通过学习审计相关法规文件资料和财务业务办理流程,勾画出业务流程图、资金流程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等模型,把纷繁复杂的业务过程拆分成相对独立的子模块,再进一步理解、整理获取的基础数据,将数据与业务子模块对应起来。到了这一步,审计人员就可以根据审计的重点,着手建立业务审计模型。这和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等息息相关。我们常用的是针对每个具体的业务环节进行建模,这是直接面对具体问题的审计模型,方法有:根据政策法规建立审计模型;根据审计对象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钩稽关系建立审计模型;依据审计对象和其他单位的外部数据关联关系建立审计模型;利用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建立审计模型。经过多年摸索,笔者认为综合上述四种审计模型基础上构建的模型集合并不能还原审计现场和管理现状。应构建以被审计主体审计目标相关经济行为、行为效果、行为时间为轴线的四维管理空间,建好了将审计现场数据汇入四维空间,数据就有了用武之地,根据重点和关键数据建立的四维管理空间就是审计模型,因为管理和审计都是通过控制重点和关键环节数据达到管理和审计目的。因此将审计现场取得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验算和分析,一方面验证数据自身的有效性,将财务与业务数据进行核对,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对关键的业务控制点和业务处理逻辑进行模拟和验证,掌握审计对象整个业务处理过程,从而得出具体业务是否真实、合规,是否有疑点或者可提供进一步分析的线索等。在这个过程中审计现场获取的审计证据,以数据的形式作为信息的载体,作为审计模型的基础对象,既能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管理的本质,也能体现出被审计单位管理的最大价值,也是审计模型构建的核心所在。

作者:郭海燕

上一篇:论校园内部审计文化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空间设计的审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