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时间:2022-10-18 02:24:28

微信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4

作者简介:贺玲玲(1975―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

关键词:微信;图书馆;公众平台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就其平台中应具备的功能、内容及管理中相关事项进行探讨,为从事高校图书馆微信开发与管理的工作者提供方向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588 ( 2016 ) 01-0036- 03

互联网时代的各行各业都先后实现了与网络的联合,网络教育早已在高校之间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果。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作为支持移动终端使用的聊天软件,以其简单、便捷、时尚、多样的特点获得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青睐。当前微信支持QQ浏览器网页登录,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授权登录微信网页,可以实现网页在线聊天,用户对网页操作的习惯式行为能够简化操作过程,用户可以边上网边聊天,网络信息能够随时截取并发送给好友,实现了移动终端与计算机的联合, 进一步简化了操作程序,扩大了软件的使用功能。

1 网络与微信

根据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32亿人,手机以高达83.4%的使用率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网络设备。

年龄结构以十年为一个区间,20~29岁之间网民总占比30.7%,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占比25.1%,在14个职业区域中总占比最高。

CuriosityChina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量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4月,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多达5.49亿人,公共账号超过800万个,18~25岁之间用户占比45.4%,成为最主要的使用人群。大学生具有青春活跃的特性,微信一经推出便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扩散。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微信使用率高达54%,42%的大学生对微信并不陌生[1],当前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较高,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即时通信工具之一。

2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微信官方为迎合自媒体时代下用户对于社交软件功能的需求而诞生的一项新功能,任意微信用户均可以申请创建一个公众账号,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不同内容的信息获得不同人群的关注,也可发展为商业推广。微信订阅号每天能够向关注者推送一条信息以供浏览,微信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关注订阅,也可以随时取消关注,同时也可关注多个公众号。

计算机操作的便捷化与网民思想的更开放性促进自媒体时代下的网民更倾向于UGC式信息交流,自己制作并的信息资料具有成本低、真实性高、出产速度快的优点,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给每个用户一个展示自制微信的平台,使具有鲜明个性的不同用户信息的传播成为可能。在此种契机下,高校图书馆将图书资源管理与微信结合,通过建立图书馆专属微信公众平台为在校甚至是社会读者提供图书以及文化服务,是区别于传统实物服务的巨大革新,也是网络资源共享的再升级。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服务模式,即使受众已经关注了该公众号,图书馆仍有权决定该受众是否能够进入并享受图书馆的更多资源服务,而受众也可以选择并随时取消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关注。截至2015年9月15日,笔者通过微信搜索功能搜索关键词“图书馆”进行统计,共计搜索到352家高校图书馆,其中包括同一高校不同校区以及院系图书馆,这和2014年蔡新红统计的177个高校图书馆有98.87%的惊人增长率[2]。此项数据从一个片面说明了微信在高校图书馆中的爆炸式的传播速度,说明当前网络微时代下高校教学服务模式转型的普遍性与必要性。

3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

3.1 构建基础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确定自身是否需要建设微信公众平台,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来进行佐证,数据内容应包括本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到馆借阅人数与频率、图书馆直接领导与校领导及学校教师的态度,以此作为材料基础来确定是否需要建设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

其次,就是人员的配备问题。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一般各司其职,专职微信管理人员普遍缺失,基本都是兼职操作,是否有必要在微信平台创建之后配备专职人员,取决于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以及受众的使用情况,可以考虑初期兼职、后期专职的操作方式,考虑到专职微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问题,需要经过领导审核决定,以此保证人力资源的充分配置。此外,可以选择工作外包,将部分非主要工作交由在校志愿者师生设计,不仅节省工作量,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实现互动,并能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风格来展示信息。

最后,技术的问题。微信管理者需要熟练使用微信并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完成自制内容的创作与美化,保证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实现微信图书馆的服务运作。

3.2 构建方向

要确定构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作用以及未来的服务方向,以此作为图书馆微信的构建方向。笔者建议高校图书馆的微信服务方向为以服务全校师生资料查询与学习为基本,以未来面向社会服务为导向,以学习与生活服务结合为发展的终极目标,确立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基调。

3.3 内容设计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主要有三种使用方式,即信息推送、信息查询、咨询解答。图书馆可根据三大形式进行内容设计,形成系统化的功能服务平台[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能够给用户提供哪些内容,如何管理这些功能项目,是图书馆员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3.3.1 基础功能板块。基础功能即是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要实现身份认证、文献检索、信息咨询与解答、图书预借等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基础功能括展,如主题周、主题月、征文比赛、创建留言板与讨论板等多项功能。身份认证主要目的是确定用户是否为该校学生,以此确定其是否享有使用该微信平台服务的权利。通过学号认证可方便以后其他服务的身份登记,非本校学生暂时不能享受本校图书馆服务,待面向社会服务之后方可享受微信服务。文献检索与信息咨询解答功能是沿袭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图书预借是指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搜索书名,显示可预借数量与已预借人数,确定是否选择预借,若是则登记学号。在图书量不足的情况下则需要按照预借时间先后顺序排队借取,到时无人借取,名额则向后顺延,并扣除该预借人信用积分。拓展的基础功能中,主题周、主题月是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主题活动,作为学生读书的交流活动,如11月创办感恩周,呼吁学生学会感恩,并进行感恩征文比赛,获奖学生可获得素质拓展分等奖励或感恩类书籍欣赏。采取信息推送的方式有助于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了解到活动内容。此举目的在于既丰富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功能内容,又吸引了学生对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关注,增强了图书馆微信的黏性。值得一提的是留言板与讨论板的设置,这是高校图书馆能够征集大学生意见与想法的重要工具。留言板中可设置投票,对于大学生希望图书馆增补哪种类型图书,对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微信建设有何建议等,都可以通过留言板的方式表达出来,微信管理员通过统计意见整理上报。创建即时讨论版,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读者在线交流平台。同时,馆员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参与讨论,讨论内容不受局限,通过增强信息交互,馆员可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

3.3.2 拓展功能板块。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是否创建拓展功能板块主要取决于基础功能板块的运行是否成熟,若成熟则可以考虑进行功能拓展。图书馆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所需来确定拓展哪些服务,如公选课推荐、图书馆剩余座位量以及座位分布情况、学校重要动态以及天气交通等一些便民信息[4]。建议公选课推荐、学校重要动态与便民信息采取信息推送的方式,剩余座位查询采取信息动态展示或咨询。需要注意的是,座位情况属于动态变化,因此,建议采取高峰、低谷双时段查询,高峰期每半小时进行一次座位清点,低谷期每一小时进行一次清点。此项服务的最理想设置为,学生在入座后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没有携带的学生可至馆员处求助)登记座位号,在离开后进行空座确认。如此可形成一个动态的准确数据,此数据不仅可以为预订座位的学生提供信息帮助,也节省了馆员不断清点的体力工作,且准确度更高。如果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管理水平趋向成熟,则可以考虑更高级的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在考虑馆员工作量允许的情况下针对学生小群体或个人需求为其提供服务[5]。可包括专业课程分析与预定、个性化学习指导、网络课程选择与名师联系等。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拓展服务功能有着广阔的空间,有待馆员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开发并完善。

当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管理比较成熟时可考虑面向社会开放,提升自我服务水平,也可适当考虑针对重要资料收费,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在未来,高校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校内共用,校外商业化模式有待开发。

4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初期的宣传与推广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此,首先要取得学生的关注,才能让微信公众服务与未来的开发成为可能。它不同于社会上其他微信平台操作者,高校图书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优势[6]。推广宣传的直接受众是大学生群体,能够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但从当前已经创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现状来看,学生对此的关注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有此平台,图书馆仅在馆内摆放宣传板,影响力太小。

建议图书馆与校方合作,让教师参与推广,将课程作业与图书馆的微信平台相结合。通过半强制性的推广,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接触微信公众号的机会,从而实现推广的目的。

4.2 对微信管理员进行相关培训

馆员对微信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使用的舒适感,敷衍的信息与粗糙的平台结构根本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兴趣。因此,必须对馆员进行技术培训。建议对图书馆微信管理员进行计算机相关软件培训,如:基础的office、photoshop以及视频制作软件,保证平台所的信息内容都是高质量的学生所需信息。

4.3 品牌维护问题

任何一种商业产品在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之后都需要进行品牌认证,这是防止产品被冒用和侵权,也是对自我品牌的一种保护。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特殊性来说,平台在建立之初就需要进行权威认证,增加可信度,确保大学生放心使用,并维护自身权益[7]。

如果该高校分设多个校区,可创建多个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可允许带有校区名称的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存在,主校区名称可保持不变,避免冲突,确立主校区的首要位置。

5 结语

微信作为微时代中重要的通信工具,能够快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应时代而生,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帮助。社会与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重点也在不断地变化,随着腾讯对微信功能的不断开发与丰富,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必将得到提升。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最为关键的工作是推广微信平台并能让平台具备长久的吸引力,这需要馆员自我教育,加强技术学习,增强微信工作的使命感,因为只有用户喜欢的、用户依赖的服务平台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5-03-12].http:///link?rl=Op4B025plqezbX3fbHaU1yEXN4O-JWFgJZpvjJGfcJ7XKDI-9OMi3hCq4WnC9zEdRQj2w6LuwIZaV-54RdWGk.

[2] 蔡新红,毛美琴.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研究[ J ].丽水学院学报,2015(3):125-128.

[3] 白波.高校图书馆微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 郑兵.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 J ].学理论,2015(19):169-171.

[5] 包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6-158.

[6] 陈兴凤.微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J ].情报探索,2015(7):80-83.

[7] 王洪波.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探略[ J ].情报资料工作,2014(5):79-83.

(编校:马怀云)

上一篇:隆天知识产权服务团队 下一篇:协力知识产权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