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元素对声乐演唱的启示

时间:2022-10-18 12:32:03

浅析绘画元素对声乐演唱的启示

摘要:声乐演唱是以独特的艺术化语言、丰富的联想及科学的发声来塑造悦耳动听的听觉艺术,绘画则用诸多元素的协调搭配以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去再现客观事物的视觉艺术。两者具有异质同构、同感对应的关系。在演唱作品时,应将作品的旋律、节奏、语言从听觉意象转换为视觉形象,见之于不见,通过声音唱出画境。然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通过歌声倾诉给观众,只有这样在演唱中才会流露出一种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声乐演唱;绘画;启示;运用

在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里,声乐是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歌唱自它诞生起,无论是原始的嚎喊,还是当今声乐技巧的高度发挥,以及艺术表现形态的异彩纷呈,亦无论从原始歌唱的实用性到当今多层次、多结构的审美感应的丰富性,声乐演唱都始终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无相无形的听觉艺术之所以能够长存下来,成为热衷于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其原因在于独特的艺术化语言、鲜明的节奏对比和韵律感。声乐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是以它的美化程度及其感染力来体现它的艺术魅力的,它的整个创造过程,无论是词的撰写,曲的谱就,歌的唱成,始终贯穿着语言的因素与作用,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则是歌曲的灵魂。声乐演唱是以两者相结合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两者所展示的概念、思想与形象,能使人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一切客观事物和细致复杂的内容,并使音乐形象所显现的声音内容以及与内容相应的全部联想领域更明确起来,两者结合得越完美和谐,其艺术表现力也就越强。

绘画作为一种实践艺术,视觉艺术,用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去再现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提高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通过对其技能的掌握又能帮助我们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从而拥有对形象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当人们看到好的艺术作品时,可以激发审美意识活动,诸如想象、认识、情感等心理变化,获得积极地心理体验和共鸣。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诸多元素构成,线条通常是对所目睹、感受或想象到的事物的一种速写,形体是人眼感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色彩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感的重要元素,是一种高级的视觉享受,它是无形的,犹如音符可以变化无穷。线条、形体、色彩作为绘画艺术的构成元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任何元素顾此失彼的表现方式都会有损于绘画的整体美。绘画艺术有其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它是从形态的大小、明暗、色彩等几方面渐次地变化来体现的,把看似简单的形或线通过巧妙的组织、变化,使我们体会到极强的节奏和韵律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每一种艺术都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它们在追求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展现方式下,又吸取其他艺术的经验,这就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正如我国清代画家王原祁有较精辟的论述:“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形象反映出画中的音乐感。

一位好的画家在绘画一幅作品时要把握它的整体布局,线条的走向、色调的对比,然后在平面纸上创造出空间和深度的幻想,如原野、山丘、树木的景象延伸到朦胧的远方,是美妙的景象,譬如层层相叠的形状,就能给予三度空间的效果。声乐演唱也一样,我们在处理一部声乐作品时,首先要把握这部作品的整体风格,歌词内容、旋律的起伏变化,然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把这部作品的整体内容在脑海中构画出一幅图画,当旋律响起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构画场景里的人物、建筑、景色,并将它们进行主题呈现,通过演唱唱出画境。

声乐演唱就是一种形象思维,就像在品一幅好画。我们在演唱一首声乐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和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然后具体到作品本身,去领悟歌词的内涵,把握作品的风格、旋律的走向及节奏的变化,然后在脑海中构画出与歌词相对应的图像。当旋律奏响的时候,我们就要按旋律的起伏开始画线条,歌词中的景象要按照它们的远近层次进行排列,越近的越浓,越远的越淡。这时就要求我们的中、低音区的音色一定要有金属般的色彩,要很结实,高音区假声成分要增多,音色要暗中透亮但不能虚,画中的留白暗示我们声音要有空透感,透气性要强。歌曲中的高潮部分就是画中最远处的景色,这时画中的景色越来越淡,留白逐渐增加,线条越来越细,这就要求我们的气息流动要加强,真假声混合要越来越明显。那么从情感表达方面来说,随着歌词内容的一步步深入,旋律起伏越来越明显,我们的情绪也在层层递进,最后达到顶峰。以中国艺术歌曲《拾彩贝》为例,歌曲第一部分以描写景色为主,这时我们要在脑海中构画出夕阳、大海、晚霞这么一幅图像,通过景色的衬托,体现出作者内心的一种莫名的忧伤,那么在情绪上要平稳,声音上要轻柔有所控制,来体现歌曲的这种基调。随着旋律的起伏,歌曲进入高潮部分,通过歌词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这种忧伤来自于对童年往事的怀念,这时我们要在脑海中构画出一幅作者在童年时与伙伴们在沙滩上玩耍、拾彩贝的景象,体现出作者对童年时光的向往,那么在情绪上要兴奋,声音要舒展、明亮,气息流动要加强。尾声情绪上由激动渐渐转为平静,这个时候音色要渐渐由亮变暗、由强变弱,气息要更加流动,声音一直在向远方传播,但是忧伤的情绪仍然在漫延。

目前很多声乐演唱者和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拿到一首声乐作品时,不去了解作品的内容,而是直接把旋律唱下来,作品里面的歌词内容和情感变化都不顾及,只是一味地唱,这样出来的声音往往是生硬的、苍白的,不能感染人的。这就证明了一名声乐演唱者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彻底掌握,还要触类旁通,对相关的艺术门类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绘画艺术与声乐演唱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的一些理念完全能够为我们所借鉴,融入到我们的歌曲表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将声乐演唱这种听觉艺术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韩勋国(主编).《声乐艺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赵震民著.《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3

[3]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5

[4]吴忠正,毕万新(主编).《美术基础》,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8

[5]余乐孝编著.《应用美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三版

上一篇:浅谈合唱指挥 下一篇:在采风中汲取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