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发展改革思路初探

时间:2022-10-18 08:34:06

汽修专业发展改革思路初探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进步,致使汽车维修行业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在新形势下,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规格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学校在教学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验设备的严重不足和滞后,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2、现有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对汽修人才培养的道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改革。

关键词:汽车维修 高效课堂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维修技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维修与检测设备现代化、检测资讯网络化、检测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等,已成为现在汽车维修行业的模式。而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等主要专业课中还是在以陈旧的内容如: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传统点火系,半导体点火系,电子喇叭等为主要部分,而对现代汽车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一带而过,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从而影响未来维修企业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

1、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内容陈旧甚至已被淘汰,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汽车各个部位的今天,现有教材多以国产CA1092、EQ1092等车型为主,对汽车电子技术的介绍仍旧停留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电子点火装置、电子喇叭等70年代初期第一代分立元件的较低水平,对现代汽车新技术、新结构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材生成周期过长,导致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文化基础课占40%,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占60%,生产实习课几乎没有,教学方式依然沿袭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这种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对于条件稍好的学校,生产实习设备还较齐全,但大多是企业个人淘汰下来的、低技术含量的残次品,或已无法正常运转的废品,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习,无法满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需要,不利于理论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

3、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科学历达标率较低;“双师型”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弱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缺乏专业老师,而文化课老师过剩,甚至聘用体育,英语等教师,由于这些教师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大都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熟悉情况,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只会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呢?这些问题已成为专业教学进步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汽车维修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生源,坚决不要初中未完成学业者。现在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很多学校在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上采用了各种手段,各种方法,进行“全盘接收”的招生方针,有些初中未毕业者,初一刚上完在家辍学者,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上都招了近来,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势必会成为专业教学进度的“障碍”。

2、加快教材修订工作,积极生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结构。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快教材的修订工作,在修订的教材中要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把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和提高教材质量的作为突破口,以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另外,为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应注意收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取证,定期对已有教材进行修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也应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既保持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又积极主动地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死教材活运用。专业课教学可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的时数。可把各门课程分成若干个学习包,再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汽车电子化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车型应以最能代表现代的汽车新技术的轿车为主。同时,加大专业外语与计算机的教学力度,以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适当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修、提高,切实体会学校所教内容多少有用,多少没用,力避生产上已淘汰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出现。

3、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迅速加快,汽车维修市场将急剧膨胀,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短缺的现象将日益严重。为适应社会需求,开设有汽车维修专业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河南省卢氏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陆根良.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 2007.

朱文韬.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理论研究,2007.

上一篇:浅论中学古诗词诵读策略指导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法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