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主导下校园网络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18 06:41:48

大学精神主导下校园网络文化论文

一、开放性与独立性相统一

开放性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需要,校园网络文化本着包容开放的理念,将学校的生存发展与世界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等相结合,实现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机对接、良性互动。大学的独立性是校园网络文化独立性的前提条件下,校园网络文化在坚持文化相对独立性、正确导向性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本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点、治学风格、学术思想和学术传统,以求得自己的发展。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的特点可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认同感、归属感等,也可以调动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彰显新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这在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网络文化上表现尤为突出。因为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传统校园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大学理念的传承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出现偏离大学精神的明显倾向。

(一)价值取向偏离的倾向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取向,网络的发展、网化的生活影响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的存在和传播形式丰富多彩,不同国家的文化正改变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对单一状态,网上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加之青年学生对政治的特殊敏感性,校园多元文化中政治文化尤为突出。在社会深度转型期,传统价值观的地位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宗教主义肆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质疑,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了校园网络文化发展注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文化内容建设;内容上参差不齐,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内容少;形式上重视现代媒介传播,轻传统文化的弘扬等问题。

(二)形式主义、放任主义的倾向

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其中依然隐藏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我们深入考究就会发现:实际工作中部分管理干部作风轻浮、不切实际、不深入研究以把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形成相应的建设性对策,往往是简单组织几场所谓的网络教育活动即草草了事。建设方式方法上也是草率的、放任的,建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其原本的意图和宗旨而流于形式,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出现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

(三)投入不足的倾向

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精神彰显的重要标志。“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它既包括了信息技术、资源系统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了网络活动的价值取向、行为范式、审美情趣、心理状态等精神层面的内容。”[3]现代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投入不足:物质、技术、金钱、领导、时间和精力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尤其是网络环境的管理、设备的添置、技术及管理人员的配备等亟需大量物力财力的投入,这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规模不断增大亟需大量投入的趋势形成尖锐的矛盾。校园网络文化是共建、共享、共有的校园文化,需要高校管理层高度的重视,并培养一支专门的骨干队伍,协同组织学校各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事实上,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互相推诿、作壁上观等现象。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加之高校受利益的驱使,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物质、技术、人力、领导、管理投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三、以大学精神主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

(一)理解大学精神

自从大学诞生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大学是什么”的追问和省思。英国教育家纽曼最早系统阐述大学观,他认为:大学就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美国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一个目标崇高而明确、精神与目的统一的有机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4]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为共同学术之机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大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综而观之,“大学理念纵然是大学引领时代的法宝,但无论如何,大学理念是时代的产物。”[5]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精神文化。大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了人文精神、学术自由、民主科学、批判创新、拼搏向上、爱国奉献、求善求真等丰富的内涵。

(二)把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提出是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立于学校环境、制度之外的客观存在,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在产生、发展、变迁、融合、超越过程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对于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但总体上认同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6]校园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目前普遍认同的分类是从文化现象的存在状态划分,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通过对校史、校园文化传统的研究和宣传,可以极大地增进高校师生对本校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校园网络文化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的,是对校园文化的模拟、再现和延伸。”[7]从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校园网络文化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广泛性、虚拟性、快捷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形势下,校园网络文化已经从更高层次、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肩负校园文化赋予的艰巨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校园网络文化以创新、发展、引领校园文化为使命,这不仅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四)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重新审视现代大学,更需要赋予特别内涵的积极精神。“这种崇高的院校精神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训、园林、厅堂和雕塑中显现出来,从教育者、管理者和学生眼眸中流露出来,构成大学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独一无二的风景线。”[8]重塑大学精神,找回大学理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在当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现代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1.弘扬大学精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文化、校风的浓缩,是大学形象的核心内容。“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源泉和精神动力。”[9]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凝聚师生意志的新境界,凸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旋律。“校园文化是一种心灵的粘合剂,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校园人对学校产生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10]弘扬大学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引领高校师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引领师生追求先进的、有益的、健康的、高雅的文化。

2.弘扬大学精神,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可以分为物质建设和文化氛围建设两个方面。要加强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建设是其中重要的基础。一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教学理念,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各项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搭建师生互动的网络虚拟平台,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包括专家教授、学校领导、青年教师,也包括学生骨干。建立特色网站、论坛,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微群、校园娱乐网、校园服务网、校园学术网等。营造自由民主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促使师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交流,推动育人工作、学术研究的深层次发展。以体现原则性与个性化的统一、体现政策性与科学性的巧妙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使规章制度既突出严肃性,又具有民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3.弘扬大学精神,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理念。创新是相对于原有事物的革新或突破。“我们只有坚持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积极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途径,才能开创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11]新时期弘扬大学精神,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观念、内容、方法、载体上,更体现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制度、管理和投入上。这种创新既是校园文化网络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来源。

四、结语

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弘扬大学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保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必要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坚持不断改革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并使其健康发展。

作者:刘敏姬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中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