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10-18 06:25:10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对安全隐患实施防范措施后,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6,字2=29.27,P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112-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妇产科护理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牵动着几代人的心。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心理阴影,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做好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微笑服务,人性化服务。为了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来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分析,针对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有4个妇产科,护理人员52名,女52名,年龄18~45岁,平均(28.6±1.3)岁;学历:研究生1名,本科学历39名,专科学历8名,中专学历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8名,护师、护士21名。

1.2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2.1 孕产妇不配合 多数孕妇对医疗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往往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住院待产过程中,身体和生理一旦发生异常,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导致风险的发生;每个孕妇存在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不同,要求护理工作要因人而异做好风险防范。大多数人认为女人生孩子是人生正常阶段,孕妇及亲属认为在医院分娩是十分安全的过程,因此部分孕妇在住院待产期间,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一旦发生意外事件,会造成孕妇的情绪激动,就有可能导致胎盘早剥的发生,只有剖宫产终止妊娠,如果产后发生并发症,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2.2 护理技术方面 部分年轻护士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技术不娴熟,临床经验缺乏,技术水平不到位,容易引发护理风险。如对重症妊高症孕妇的症状观察不准确,不到位,导致孕妇发生子痫。如助产士的经验不足,对子宫收缩不强的孕妇,未按医嘱正确使用缩宫素,影响产程。对宫缩及产程观测不仔细、不准确,异常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新生儿窒息,严重的会导致脑瘫的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在分娩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会阴保护不到位有可能造成会严重裂伤。

1.2.3 护理人员工作失职 医院每天收住入院孕妇30~80例,但护理工作人员有限,入院人次多时,如果值班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工作疏忽极易发生事故和纠纷。如孕妇检查不全面,导致漏诊,有可能因未知疾病危及到产妇或婴儿的生命健康。值班护士责任心不强,产程观察不认真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孕妇在无人护理的情况下分娩在床上或厕所,危及到母婴的生命安全。产妇子宫按摩不及时,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当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时,医疗设备、急救药物准备不妥当,延误急救时机,极易导致纠纷的发生。

1.2.4 药品及医疗设备方面 治疗中用药量不正确或药物过期会给孕妇带来无法挽回的危险。如常用缩宫素,如果用量不够或药品过期,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量加大,出血不止还会危及到产妇生命;催产的过程中滴速过快,宫缩过强,导致子宫破裂。如应用硫酸镁,要严格掌握它的适应证,超量使用容易引起中毒,导致孕妇膝反射消失。医疗设备不全,如抢救新生儿窒息用的喉镜,容易出现灯不亮的情况而延误抢救时间;一次性吸痰器,容易受气温的影响造成塑料管软硬不均而延误急;氧气瓶的氧气不足,监护仪的电池电量不足也属于设备隐患[1]。

1.2.5 医患沟通方面 治疗护理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及方法,对孕产妇及家属所提问题反感,或生硬、简单回答,在潜意识里认为护理是单纯的打针、吃药[2]。

1.3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风险预防措施

1.3.1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有计划的定期对妇产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的安全防范和法律保护意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妇产科护理操作规程,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的重要方法,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针对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岗位,要强化责任,做到专人负责。护士长每天要不定时的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当场分析原因,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平时要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全方位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与孕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产生纠纷时,护理人员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1.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要求责任心强、技术性高的工作,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随着现在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开展,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经常参加培训和学习,及时的掌握现代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敏锐观察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工作中重视“四关键”管理,即关键(值班,交接班,查对,消毒隔离,抢救)制度;关键(新参加工作,进修实习,责任心不强,技术较差)人员;关键(急危重,手术,接受新技术治疗)患者;关键(节假日,夜班,交接班)时间的管理[3]。

1.3.3 加强医疗设备、药品的管理制度 必须保证医疗设备完好,做到定期检修,保证随到随用,对急救药品要严格管理,避免过期、失效药品用到临床,最好指定专人管理。

1.3.4 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对患者和家属多采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行动上要主动给予患者帮助、关心及体贴;语言行为要做到讲感情、讲原则、讲场合;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消费同意权。尽量让患者能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引发的纠纷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4]。

1.3.5 入院微笑服务、住院细心治疗、出院精心关怀 孕妇入院时,接诊护士代表医院形象,首要任务是微笑服务,服务既要热情又要周到,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孕妇感到医院就象家一样;并在不经意中,详细询问孕妇的经产史、既往史等情况。入院后护士要给孕妇详细介绍注意事项,及时进行宣教工作,耐心回答孕妇及亲属提出的各种疑问,温馨待产。对分娩的产妇,要及时和家属一起做好产妇的护理,让产妇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出院时,详细告知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协助家属办好各种出院手续,给产妇发放产后注意事项手册[5]。

1.4 观察指标

(1)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1月1次进行调查,95分以上为满意,(2)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护理风险、专科护理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实施防范措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时间 护理质量(分) 满意度(%)

实施前(2012年) 92.36±0.68 93.19(3615/3879)

实施后(2013年) 97.57±1.08 95.95(3957/4124)

t或字2值 -13.56 29.27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特殊的的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给产妇及亲属带来的是欢乐和希望;安全隐患的存在就像个定时炸弹,处理不好随时就会带来灾难,这是谁都不愿看到和发生的。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维持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诸多因素会引发安全隐患的发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事故较难理解[6]。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并熟练掌握预防、规避及处理风险的有效方法。护理人员必须从患者的利益出发,积极、耐心、负责任的工作,重视细节,加强慎独精神,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临床操作水平,对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8]。

本文通过总结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发现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喜晶,鲁丽君,李红景,等.当前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J].中外医疗,2012,32(4):164.

[2]孙玉香.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10):2222-2223.

[3]孙海英.探讨产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性及其防范[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11-112.

[4]李旭,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39-140.

[5]孔萍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易发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2):3424-3425.

[6]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7]刘芳.350例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管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0):128.

[8]王琼.妇产科护理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1,2(12):243.

(收稿日期:2014-01-24) (编辑:王韵)

上一篇: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母亲真实经验及内心感受的... 下一篇:笨鸟有三种 等1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