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照片的选择与取合

时间:2022-10-18 06:24:05

读图时代对平面媒体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就一份报纸来说,封面设计至关重要,需要用独具特色的元素来树立报纸的封面品牌。这些元素一般包括精彩的照片和精炼的文字导读,合理进行搭配,就会

产生一种“封面效应”,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让其产生主动购买行动并深入阅读。面对新的挑战,头版照片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让人心里为之一动,这样的照片就可考虑发头版。当然,这种选择不是盲目的,要有尺度,把握好分寸,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内的,还可以是国际的;不管它是现场照片,还是图表漫画,起码它应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读者看后没有印象的照片,无疑是失败的。

把握尺度:选择照片的底限

美国的马里奥・加里亚曾提出“视觉冲击中心”。他认为报纸的版面应该有一个一眼就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地方――版面的视觉中心。编辑心理学显示,人们很容易被具体的形象所吸引,对形象化的图片很敏感。当版面编辑或总编辑得到一个信息的时候,他会凭自己的思维方式想象一个画面,当摄影记者拍回的画面与他想象中的画面接近,他会很容易地接受,采用这张照片。但如果摄影记者拍回的画面与他想象的相去甚远,如画面过于艺术或过于抽象等,他就会不接受,从而不用这张照片。照片是否被采用,决定权在版面编辑或总编辑,他们的知识水平、版面意识、视觉能力等因素直接制约着新闻照片的使用。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往往有冲击力的照片,不适合上头版,原因很简单:没把握好尺度。举个例子,一次,一名摄影记者应其他部门约请,去拍一个城市管理部门清理“黑摩的(机动三轮车)”的新闻,记者拍到的照片包括以下两个瞬间,一个是城管人员要没收“黑摩的”,画面中城管人员坐在“黑摩的”驾驶员位置,左侧一名“黑摩的”司机在央求(图一);另一个画面是“黑摩的”司机企图夺路逃脱,被城管人员按在车上动摊不得(图二)。显然两张照片都很有冲击力,发出来可能有读者觉得很解气,结果两张都没有用,版面编辑感觉不满意。不是对画面有质疑,而是两张照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城管人员的形象,有暴力执法的嫌疑,最后编辑用了另一张(图三)。这就是摄影记者在选择画面时,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相关问题,没有很好揣摩的结果。因此,照片和新闻稿一样,把握好尺度,坚持正确的导向是起码的要求。

打破常规:照片成败的关键

头版编辑每天要对十几幅甚至几十幅照片反复筛选,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又有极高新闻价值的照片并不多见。这就要求编辑在取舍的过程中,从常规的照片中挑出非常规的东西来,并通过文字弥补照片的缺憾,从而达到最佳效果。面对同一重大新闻照片,竞争对手可能也会采用,编辑更应该努力把照片处理好,做出彩,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放大新闻“当量”,以重磅形式赢得读者;面对独家新闻,可能不存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但对编辑的处理能力同样是一种考验。《半岛都市报》2007年12月5日的封面版(图四),主片刊发的是一幅独家照片,讲的是一位老人买菜时动脉瘤破裂出血晕倒路上,被送医院后无法表达,家人联系不上。得知消息后,几名网友发帖子,大家自发地行动起来,并拍下老人照片挨家挨户寻找。报社三位刚转正不久的年轻记者接到线索后,迅速行动,并分头帮助寻找,当天晚上发回现场照片。由于天色已晚,相机也不够专业,照片效果不是太理想。值班编委当即决定,派摄影记者再去拍片!很快,摄影部记者就从医院赶了回来,由于老人病情较重,不方便打扰,记者匆匆拍了三四张。经过筛选,大家一致认为,见报的那张效果比较好,角度很新颖,不像以往那样,人躺在病床上,护士在跟前换药。而是通过市民展示的一张老人照片,把新闻展现出来。考虑到不同读者的认知能力各异,编辑通过一个大标题《百人寒夜为昏迷老人寻亲》,把新闻进行了放大,从反馈的情况看,见报后赢得读者不少好评。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本质和要义。如香港《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明文规定:新闻摄影以记录真实为首要任务,记者在新闻现场应据实拍摄;不得参与设计或导演新闻事件,夸大和不实报道;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处理照片时,应拍摄现场所见的真实情景,任何事前或事后的加工,都不能接受。头版编辑要识别新闻照片中的猫腻,不被假象蒙蔽,就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让假照片无处遁形。

美国《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Brian Walski)2003年在伊拉克前线采访时,为了突出画面冲击力,将现场拍摄的两张照片进行了合成,结果被解雇;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获得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金奖的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作者:林勤)疑为合成作品,经组委会认定后最终被取消金奖获奖资格;《今日早报》头版刊登有明显合成痕迹的游船回码头的照片,被全国媒体列为反面教材……其实,如果稍不留意,类似的笑话也会在我们身上发生,这需要引起编辑们的注意。2006年中秋节那天晚上,摄影记者拍了很多海边赏月的照片,乍一看画面很美,曲折的海岸线,标志性的海上建筑群,上方是一轮明月,颇有诗情画意。但是晚上值班总编辑提出了质疑:从画面来看,如果站在记者拍摄的角度,是不可能将海边的高楼与明月同时纳入一张照片中,因为月亮离头顶很近,而不是在很远的地方。经过反复核实,最终没有采用记者的照片。当晚新华社也提供了青岛的圆月照片,取景选在五四广场,经大家讨论,认为新华社的照片比较真实,于是刊发在头版,从而避免了一次“假照片风波”。

因此,编辑选用新闻照片要慎之又慎。要特别注意这样四个环节:一是要有辨别的眼力。对照片的审看要细之又细,辨别其是否有修版或合成的痕迹,做到这点当然不容易,需要有经验的积累;二是要有辨别的意识。有些始作俑者,为了制造轰动的传播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旧照片而配以文字假新闻;三是要注意照片的来源,在选取网上照片时尤其要慎之又慎;四是要对经后期处理的照片进行特别说明。在编辑处理版面时,有时为加强效果,会使用一些合成照片用作示意图以配合版面整体效果,但应特别注明照片是“合成照片”,以免误导读者。《半岛都市报》2007年10月25日见报的一版照片《嫦娥奔月千年梦圆》(图五),美编在进行合成时就进行了注明,见报后编辑浏览了国内各大媒体刊发的嫦娥奔月照片,大多是发的发射瞬间照片,没有经过加工,看上去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因为从照片来看,每次发射都是一样的,而新闻价值是不同的。编辑为了突出这次发射的不同,在处理时让美编对照片进行了加工,见报效果更胜一筹。

数字照片时代的编辑,尤其是头版编辑,对照片――不论是本报记者拍摄的,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对其真实性一定要有核实的意识和求证的功夫,这已成为当下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

上一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传播学分析 下一篇:《梨园春》节目创新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