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潍坊晚报》头版图片的变化

时间:2022-10-24 08:07:04

读图时代《潍坊晚报》头版图片的变化

【摘要】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社会进入读图时代,报纸头版图片成为读者的重要“视点”。尤其是都市晚报类报纸,更是将头版图片作为制胜的法宝。本文以2007年~2011年的《潍坊晚报》头版图片为样本,通过分析总结了《潍坊晚报》头版图片在数量、尺寸、来源、主题内容、种类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读图时代;头版;图片;《潍坊晚报》;变化

人类社会正逐渐进入读图时代。一张报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上下功夫,以满足读者求知、求新、求奇的需求,还必须依靠图片来提升报纸版面的视觉效果。

头版图片在读图时代的重要价值

报纸的头版是审视一份报纸最方便、最简洁的途径,头版报道的变化趋势往往是一份报纸整体变化趋势的缩影。[1]报纸头版在各版面组成中具有“首位效应”和“第一印象效应”的作用,报纸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读者对报纸的喜爱或讨厌,直接影响着读者的看报情绪。头版的版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报纸销售量和知名度的提高。

对于都市晚报来说,如果是独家使用的、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和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本土化头版新闻照片,往往会使这份报纸更有灵气,在本地其他报纸中脱颖而出,实现地市报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很多报纸尤其是地市报纸开始在头版图片上下功夫、做文章。笔者选取《潍坊晚报》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头版图片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探究其头版图片的变化趋势。

《潍坊晚报》2007年1月~2011年12月头版图片定量研究设计

《潍坊晚报》作为典型的都市类报纸,已成为广大潍坊市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选取《潍坊晚报》2007年~2011年5年的头版图片作为样本,重点分析头版图片的数量、尺寸、主题内容、来源的变化情况,期望在定量分析中,管窥报纸头版图片的变化趋势。(注:本文所研究的图片不包括广告图片。)

抽样方法。本研究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为了避免周期性误差(如每星期天的周期),在2007年1月~2011年12月这5年的报纸中,每月抽出4份报纸,抽取每月的1日、10日、19日、28日的报纸,从而得到一个容量为240的样本。(注:如果当天没出报纸,就以相邻日期的代替。)

定量研究分析

新闻图片的数量及尺寸大小。通过对240份报纸头版新闻图片的数量和大小进行数据统计,做出如下图示:

通过图1、图2发现,2007年~2011年5年中《潍坊晚报》头版的图片数量依次减少,2007年~2010年图片数目下降平稳,而2010年~2011年图片数目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每个头版大约3张图片,而2011年每个头版大约一张图片。面积几乎等于整版大小的图片前三年一张也没有,2010年开始出现,并且比例随年份而增大;大于1/2版小于整版大小的图片所占比例逐年增长,2010年和2011年增长迅速;大于1/4版小于1/2版大小的图片比例逐年下降;小于1/4版大小的小图片比例大致呈下降趋势,2011年下降迅速。

图片的主题内容。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折线图:

通过图3我们可以发现,民生新闻图片所占的比例在2007年~2011年呈明显上升趋势,是《潍坊晚报》头版的主打图片;经济新闻图片、政治新闻图片所占比例比较稳定;会议类新闻图片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图片的来源。《潍坊晚报》头版图片除了报社内部记者所拍摄的照片和内部技术人员所制作合成的图片外,还有转载其他媒体的图片、网上搜索的图片等。统计结果如下图:

(注:图中“原创”意为《潍坊晚报》内部记者所拍摄的图片,或者内部技术人员制作合成的图片;“转载”意为转载其他媒体的图片,《潍坊晚报》转载的图片大部分来自新华社;“网络”意为从网络上获得的图片。)

通过图4可以发现,2007年~2011年《潍坊晚报》头版原创图片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在2009年初次超过转载图片和网络图片后,比重迅速上升;转载图片5年来基本保持平稳,比例略微有所下降;网络图片比例逐年下降,下降趋势较大。

从研究结果看《潍坊晚报》头版图片编辑的新取向

通过对上述研究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样本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潍坊晚报》几年来正在“悄然变脸”:

《潍坊晚报》头版图片的使用在量上得到了空前强化。这里所说的量不是指数量,而是整体面积。虽然《潍坊晚报》头版图片的使用数量在减少,但图片的尺寸在明显加大,整体面积在逐渐加大,色彩也变得更加欢快。一般情况下,当遇到国际性或全国性的重大事件时,《潍坊晚报》就会把一整张图片放在整个头版上,极具视觉冲击力。例如,2008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潍坊晚报》的头版就是一整张图片,图片镶嵌黑边,画面是一个孩子的一只手,他的整个身体被埋在废墟中,只露出这一只紧握着一支笔的手,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只手!让人看了之后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当遇到重大事件时,图片往往是最好的选择,人们不用仔细去阅读而只是通过看一眼头版图片就可以立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怎么样,一目了然,简洁明了。

民生新闻图片成为主打图片。近几年来,《潍坊晚报》民生类新闻的比重大幅增长,从2007年的31.0%上升到2011年的63.8%,而会议类新闻则逐渐减少。民生类新闻图片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拍摄来的,内容锁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潍坊晚报》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将民生类图片搬到头版上来,做成头版的主打图片。例如,2011年2月10日《潍坊晚报》头版刊发的《寒泪》这张图片,这是对一个本地小女孩的特写,大约七八岁的光景,目光清澈而哀愁,头上包着红头巾,脸上长满了红红的冻疮,右眼流出来一滴泪,这张图片是《潍坊晚报》著名摄影记者张弛在跟随现场文字记者一起前往采访时拍摄的。不需要过多的文字,这张图片远远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让人对图片中的小女孩产生无限的怜惜与疼爱,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引发其阅读兴趣。

上一篇:省钱的花花肠子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电子报刊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