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字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06:09:34

浅析“六字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把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问答法、发现法等组合起来,提出了“激――激趣导入、现――现实感知、讲――精讲入胜、练――精练释疑、检――检测反馈、评――评价总结”的“六字教学法”,并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合理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六字教学法;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六字教学法”是把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问答法、发现法等组合起来,灵活穿插使用。它不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其基本内容是“激-现-讲-练-检-评”六个字。

一、激――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是运用情境启发式,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兴趣,从教学目标和学习心理上起定向作用。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为全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任务;其次,要精要简洁,不在细节上展开,不喧宾夺主,贵在引导;再次,要注意趣味性,妙在新奇,在课的开始,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它决定了学生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为学好新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导入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教学目标的展示。因为只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需要,而满足需要的渴望又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形成学习的推动力。

二、现――现实感知

现实感知就是运用直观启发式,采用课堂再现事实的方法,调动注意力,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枯燥抽象的理论分析很难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入手,将他们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要靠听,还必须借助于看。用眼看到的往往比听到的可靠,容易引起注意,记忆力持久,兴趣也浓厚。所谓看,就是采用录像、录音、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外界的事物在课堂上重现,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化大为小,使学生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得到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

三、讲――精讲重点

精讲重点就是运用语言启发式,突出重点、调整跨度、引人入胜。

“讲”是启发式讲授法的重要环节。重点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重点问题是解决全课问题的中心,重点教学内容解决好了,再去理解其他知识就比较容易。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学会科学地分析、正确地操作、简练地表达等方法。讲授中突出重点的方式包括:课前找出重点、开头交待重点、课中讲透重点、课终归纳重点、课后强化重点。

同时,需要注意讲授内容的跨度,跨度太小,学生就会感到松懈乏味,失去进一步追求知识的情趣;跨度太大,学生就会丧失信心,情绪下降,学习厌倦。设计合理的跨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退-化”。“通”就是把“三基”贯通全程。各门学科都由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构成。“退”就是退旧引新,沟通联系。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化”就是化整为零,降低难度。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往往是由一些难度较小的知识有机组成的。

四、练――精练释疑

精练释疑就是运用操作启发式,讲练穿插,精讲多练,及时指导。

在精讲的基础上,学生获得的知识达到了从不知到已知,从知之少而浅到多而深。但要完全掌握还要有一个进一步消化巩固的问题,这就要靠练。

练习分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两种。课内练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应更为重视。课内练习要抓住练习时机、讲练比重和练习方式三个关键问题:一是练习时机。有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几种,最好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边讲边练就是讲一段、练一段、总结一段、巩固一段,讲练配合,逐步提高。二是讲练的比重,最好是精讲多练。“精讲”寓有少而精之意,即精心准备,精心施教,把精力放在重点难点上,使学生对精华之所在,理解得更精深些。“多练”寓含时间多一些的意思,巩固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需要的时间比较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留些巩固消化的时间。三是练习的方式应体现灵活多样。练习就难易程度来看,可分为“简单摹仿性”、“再造性”、“创造性”三种。简单摹仿性练习就是学生依照例题,照葫芦画瓢进行的练习。再造性练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对某种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的练习。创造性练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和能力的练习。

五、检――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就是运用激疑启发方式,双向反馈,质疑问难,释疑排难。

课程接近尾声,教师讲授效果如何?学生掌握得程度如何?还有什么疑问?教师要及时把握这些信息,需在讲授一个知识后,或课程结束前,专门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即席提问,采取类似“答记者问”的形式,及时进行调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反馈,纠正教与学之间的偏差。另外,要请不同层次水平,尤其是那些学习较差学生提问,实现信息的“全息反馈”。

六、评――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就是运用概括归纳方式,回顾内容,总结重点,承上启下。

评价总结可分为学生自我小结和教师归纳总结两大类。一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评价。学生通过小结,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同时把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概括化。通过小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救,并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估价自己,自尊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负,自傲而不自高,自足而不自满,自觉自理而自强自立。

教师的总结评价,重在鼓励与肯定,巧在启发与诱导,从而为后面的学习蓄势,设念,留味。结语的设计,或留下悬念,或启发想象,或承前启后,或展伸延长,同样也应是丰富多彩,扣人心弦的。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1994.

2、方晖贤,常成国.“六字教学法”浅析[J].基层后勤管理,2009(5).

(作者单位:韩璐,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果文力,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郭素芳,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上一篇:改革技能课教学,提高学员军事技能素质和应用能... 下一篇: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对法学诊所式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