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财务分析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2-10-18 06:03:01

浅析医院财务分析的若干问题

摘要:医院是向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事业单位,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因此对于医院的财务分析就不能按照传统的财务分析的目的为宗旨,需要综合考虑医院向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水平和医院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两大因素。本文最后提出医院分析应该是以提高向社会大众医疗救助服务能力为宗旨,同时兼顾医院可持续经营能力。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 救助服务能力 预算分析

一、目前我国医院财务分析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略全面预算分析

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按照我国财政体制的规定,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财政拨款和自身经营业绩收入,其支出也应以提高医院医疗救助服务能力为宗旨。因此,每年医院都会在年初根据上一会计年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年的全面预算,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核医院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全面预算是医院该年度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参照标准,其重要性不可忽略。

2.不重视全面成本分析

目前国内对医院成本的计算主要涉及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和药品、医疗器械的购置成本和计提设备折旧,这些均是会计计入的医疗业务成本,并非医院经营的全面成本。对于一定规模的医院,有些药品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需要花费医院储存成本;再如,医院为提高医疗水平所购置的医疗器械和构建的建筑物平常只是通过累计折旧的形式计入相关辅助科室医辅成本或管理费用,在分摊时也并没有按照其使用对象进行科学、严格分配;这些方面均构成了医院全面成本,因此,加大对医院全面成本分析的重视度对于科学、准确分析医院成本结构、控制全面成本、指导医院“降成本、保能力”的战略举措均有重要的作用。

3.财务分析指标不合理

医院是向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事业单位,因此对于医院的财务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医院向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水平和医院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两大因素。因此,在对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时,财务分析师应该结合所处行业合理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如在分析资产运营能力时,就应该将医院病房、病床的周转率(使用率)纳入资产运营能力分析中。由此可见,对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时,所选取的指标不仅仅包括财务数据,同时更应该包含医院的资产经营情况。

4. 财务分析人员对医院整体业务流程认识不足

财务分析人员是站在整个医院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其所要具有的能力除了专业财务知识以外,还需要对医院整体业务流程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符合医院实际、真正能够为医院方针政策提供财务支持的财务分析报告。然而,有的财务分析人员只知道本专业内的知识,对医院整体业务流程认识不足,难以对医院存货控制提供合理的财务分析,难以做到在不影响医院医疗水平的前提下为医院争取更大的财务收益。

二、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财务分析人员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对象进行对比,主要使用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中。如把本医院当期会计年度的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值或者竞争对手同期值进行对比,并试图找出差距存在原因进行分析。亦或者把本医院当期会计年度末的财务指标与年初制定的全面预算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了解预算执行的情况,并对下一会计年度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提供参考支持。

2.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主要是指财务分析人员将该医院历史财务数据与本期财务数据进行对比,以找出医院财务、经营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为医院下一步的财务计划和医院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3.盈亏平衡分析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指财务分析人员将医院当期预计所有的支出和收益进行统一归纳,并通过构建函数模型,找出其中的盈亏平衡点。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法,可探知医院当期应该重要加强的业务板块以及重点控制的支出项目,从而提高医院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医疗救助能力。

三、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1.全面预算分析和全面成本分析

预算分析是医院财务分析的基础工作,通过预算分析才能找到医院当期实际和预算之间的差距,发现医院当期预算执行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为下一阶段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提供修改依据和财务分析的重点分析部分指引道路。医院的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收入预算、业务成本预算和固定项目投入预算,因此,在对医院全面预算分析过程中,应该重点分析医院业务收入板块的收入结构分析、业务成本构成分析和医院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分析等。全面成本分析是对医院成本分析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院实际的业务和经营情况组建全面成本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对全面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从而得出医院各板块成本的构成比例,从而为下一会计年度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偿债能力分析

会计理论建立在四大假设的基础上,其中持续经营就是四大假设之一。然而,对持续经营这一假设的直接威胁因素就是其偿债能力。本文,笔者认为对医院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指标中:

(1)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医院负债与资产的比率(负债/总资产),比值越高表明偿债能力越低。随着我国市场化的进一步开放,金融改革和体制改革也逐步走向市场化,作为医院,如果要继续经营下去就必须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充满活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医院要有良好的偿债能力,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救助能力,从而实现良好的循环。

(2)短期偿付能力分析――现金流分析

任何一个会计主体要想获得增值保值的机会,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使得自身不断的运行。现金流就是医院的血液,只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医院就不会面临短期偿付的风险,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保障和数据支持。对医院的现金流分析可以选择医院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业务收入这一指标,这既能评价医院的经营能力又能考核其经营质量。同时为了考核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率,也可以选择固定资产所带来的现金流/固定资产总投资这一指标来评价医院的投资现金流。

3.经营业绩分析

医院的经营业绩分析是医院财务分析的重要部分,传统行业的对于这一方面分析多半选择医疗业务收入作为主要指标。然而,因为医院本身的特殊性及医院财务分析的目的与传统行业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笔者认为,对于医院经营业绩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1)业务板块经营业绩分析

业务板块经营业绩分析是指将医院所提供的多种业务按照大类进行分类,通过统计分析各个板块当期所的业绩收入和投入比率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哪项业务板块是患者比较需要的业务,从而重点提高该业务板块的医疗救助能力,包括医资投入和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通过纵向分析,可以探知医院在某项特定业务板块中的波动情况,从而为提高特定突出业务板块的服务能力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2)员工创利能力分析

员工创利能力分析重在通过员工的创利能力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热情。员工创立能力指标可以通过(该部门综合收益/部门人数)这一指标进行评价,其中综合收益应该是直接财务收益和间接收益的综合加权值,具体权重可以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医院的资产运营能力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控制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它是医院发展能力的后续力量,是医院提供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控制部分。笔者认为,对医院资产运营能力的分析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三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对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医院可以根据本身主要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分析,如与医院经营情况息息相关的病床使用效率分析,医院可以根据病床的空置率进行分析,分析每一个科室病床在一个会计年度的空置率,从而对病床进行优化处理,达到资源的最优化。

四、结束语

医院属于社会公众资源,其与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企业不同,医院重在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救助服务。因此,对医院的财务分析不能仅仅依靠财务数据,而更应该贴近医院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本文,对医院资产运营能力和业务板块经营业绩分析所选取的病床空置率和业务板块创利比率等指标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使医院真正地提供民众更为需要的医疗救助服务项目,从而为医院下一步的战略举措和财务规划提供财务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勇.浅谈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设. [J].会计之友.2008,12:19

[2]于志强.浅谈医院财务分析方法与指标评价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63

[3]付焕新.浅谈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316

上一篇:浅议会计信息透明度对银行借款契约的影响 下一篇: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