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全程互动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10-18 04:42:23

物理化学全程互动教学法初探

摘要: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琐,抽象概念多等因素,造成学生心里厌学,对课程产生了排斥,这对物理化学的教学非常不利。运用全程互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物理化学课开展全程互动教学,运用课堂自主发言、小组讲评、书面作业、实验分析等方法方式,强调在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积极采取互动措施,让学生们汲取知识,拓宽、拓深课程的外延和内涵,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化学;全程互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69-02

理工科院校传统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上是主辅结构形式,逐层优化建设,课程体系稳定性很牢固。正是这种扎实的根基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但其灵活性却大打折扣。我们校物理化学理论课程作为一门强化基础知识理论的重要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环境下,探索全程互动教学法就很有必要,也是我们深入研究的教学工作,它能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积累教学经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一、对全程互动教学方法的理解

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琐,抽象概念多等因素,需要学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由此一来造成学生心里厌学,对课程产生了排斥,这对物理化学的教学非常不利。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中可开展互动教学的环节并不多,但可以利用提问互动、研讨互动、实验互动等,合理设计教学互动问题。

二、运用全程互动教学的方法

本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紧扣课程内容和进度,精心选取典型案例,运用课堂自主发言、小组讲评、书面作业、实验分析等方法方式,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1.启发式案例教学,由生活现象带入理论知识。物理化学公式多,理论深,学生很难理解全部内容,如果每章节都照本宣科,学生会逐步失去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抓住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章节展开讲解,重点章节要讲透讲薄。我们从国内外的书籍杂志、报纸等资料上搜集相关信息并归类整理,结合现当前科技、时事议题如雾霾、赤潮等,组织教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了解课本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热力学章节,把热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三大定律来展开讲授。如冷冻循环过程,热泵把热力由一个低温热源传送到另一个较高温度散热装置,热力会自然地以相反的方向流动,如冰箱。还有压缩及液化某种气体可以将空气冷冻,这个就是空调的原型。任何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都伴随着系统的状态改变,这就是热力学在生活中的实例。化学动力学章节,生物酶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并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催化反应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化学反应时间,还能利用催化反应来治理环境。由此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对催化剂相关知识的学习。

2.安排学生自主讲授,培养协同合作精神。传统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正确看待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换位思考。我们拿所授班级尝试着利用全程互动式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在界面层的平衡与速度章节,我们设计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参与这章的讲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1节课,其他小组做评委。本组的组长还要记录每组主讲人跟课件制作人,本组成员对课件的贡献大小,我们就根据这些记录与他们的平时成绩挂钩。角色的转换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他们觉得付出的辛勤有所回报。这种教学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作为倾听者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方法和数学推导的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升他们面对现实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带好实验重视数据,以实验对应教材讲解。物理化学实验课相对于理论,很多学生更喜欢动手。实验内容都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物理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工作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燃烧热的测定,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测量数据如何进行独立和正确处理,引导学生运用原理、公式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题目的所属范畴,数据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哪些是间接测量的量,影响因素都有哪些等,让他们对比不同实验,不同时间所产生的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差异,写出实验报告。

4.校企合作互动外延,搭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全程互动教学不只局限于校园内,要积极扩展、拓宽互动范围。在教授化学动力学基础时,我们带领一些学生到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他们在废气排放处理中采用了多种技术,其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就是脱硝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厂工程师和我们的讲解,学生们了解到废气中的NOx污染物的控制一般采用催化还原消除的方法,进一步对应课本上的催化剂章节,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三、全程互动教学效果分析及建议

全程互动教学遵循分析与决策能力,知识框架的应用能力,教师与学生互动原则。它的教学成效必须能接受实际的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如下。

1.课堂学习情况分析。我们准备的案例都紧密围绕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正因为全程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程充满了极大的d趣,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枯燥、繁琐的理论和公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让一些高高在上抽象理论变得生活化、大众化,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如,根据第二定律的可逆性,即证明了Carnot定理,又导出克劳修斯不等式(Clausius Inequality)。

2.企I合作情况分析。我们初步探索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还强化了专业方向特色,为培养研究生层次人才打下基础。其中,有位参观糖厂的同学向学校申请了“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表征研究”为课题的创新实验,在校级评奖中取得优秀名次。

3.课程考试情况分析。本课程作为必修专业,采取闭卷方式考试,内容难度较大。但从历年的情况来看,平时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参与自主讲学,实验课动手能力强调学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整体考试合格率90%以上。

4.全程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分析。首先,全程互动式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版本,除了自己教授的班级,其他教师运用到自己班级就难依葫芦画瓢。其次,全程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但要熟悉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耐心、信心、责任心,并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要不断的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情况,以及不同教材版本对应不同课时的制约。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需要考虑三方面:第一,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管理和控制,对教学环节要细化,分门别类。第二,加强对教师的再学习再提高,组织对课程的集体研究和个体设计。第三,与企业的全程互动不能只存在个案行为,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校级行为。对于全程互动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立足根本,理清教材的知识点、侧重点、精华点,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模式,我们将在往后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升级、完善。

参考文献:

[1]赵艳林,冯兵,吴志强.全程互动科学构建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2]庞京生.在教学互动中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3]周通,刘恩龙,闫志强.任职教育课程开展“全程互动”教学方式的对策性思考[J].继续教育,2013,(10).

[4]韩建海,马伟,颉潭成,吴鑫,邓效忠.校企全程互动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2010,(32).

Abstract: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physical chemistry were very difficult,because of strong theories,a mass of formula,better abstracted conception and so on. These cause students learning-weariness and course exclusion. The us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action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Developing full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using autonomous speech in class,group evaluation,written assignments,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so on,emphasizing the The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strengthening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taking active measures. Letting students learn knowledge,broading and expanding the extens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urriculum,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After exploration,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full interaction; teaching method

上一篇:浅谈《ITMC物流企业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 下一篇:转型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