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体解剖学记忆的窍门

时间:2022-10-18 04:36:31

浅析人体解剖学记忆的窍门

【摘要】为了掌握好解剖学,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探讨了关于解剖学记忆的一些窍门,归纳出了十种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解剖学;记忆的窍门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64-01作为一个医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体解剖学》是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学好《人体解剖学》可以为后续的医学基础课打下很好的基础,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后续课程就是空中楼阁,而面对从初学者,没有一点医学知识,而解剖学又是一门医学基础课,里面牵扯到的结构和名词众多,学生学习的一个困惑就是怎么样才能落实那些名目繁多的名词和结构。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如何才能学好解剖学。笔者结合近二十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学习解剖学的一个根本的办法就是--记。而对记说起来一个字很简单,其实有很多窍门的。

一、结合挂图、模型记忆法

《人体解剖学》虽然名词众多,其实每个名词在挂图和模型上都有对应的结构,因此,作为教师讲课的时候,尽可能先不要直接说出名称,而是结合挂图、模型,从挂图、模型上先找到结构,再说出相应的名词,经过这样结合,就将文字和挂图、模型结合起来了,比较形象,便于学生记忆,并且引导学生课下记忆的时候,也是要边看书上的图,边记忆,这样不仅容易记忆,而且记忆的效果比较好。

二、结合自身记忆法

解剖学研究的就是正常人体,而每个学生就是一个正常人体,因此,凡是解剖学上说涉及到的结构和名称在自己的身上都可以找得到,摸得着的。所以,讲到每个系统,每个器官的时候,作为教师一边在讲台上利用挂图、模型讲结构,一边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对于方便的课堂上引导学生找,不方便的让学生回到宿舍里面互相找。这样结合自身,可以加深学生对每个结构的印象。比如:尺骨下端后内侧的尺骨茎突,学生一摸就明白了。

三、形体语言记忆法

解剖学中的一部分知识结合形体语言来进行记忆,可以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比如子宫及附件位置关系单独文字是一段话很难记忆的,如果借助于形体语言就形象多了。教师演示:双腿直立,上半身前屈与腿成钝角,双上肢向外上后方伸展,腕下垂,两掌心各握一黑板擦。若将腰部以上当做子宫的底和体,双腿当作子宫颈和引道,双上肢当作输卵管,板擦当作卵巢的话,那么子宫及附件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通过这样演示,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的印象的。

四、理论结合实际法

理论是抽象、枯燥的;实际是形象、具体的。而且理论将来要指导实践,如果学习的时候就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对将来的工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学习脊髓,关于脊髓位置的描述:脊髓并非位于椎管全长,成年人脊髓下端仅平齐第一腰椎高度,学生不易理解就不便于记忆,此时联系实际,在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腰穿时,多选择在第三与第四腰椎间进行,因为第一腰椎以下已经没有脊髓了,这样可以避免对脊髓的损伤。通过这样的实例讲述,就使抽象内容形象化,记忆也就容易多了。

五、举例记忆法

解剖学绪论中有个问题就是解剖学的重要性,有一句话: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作为老师要求学生记住这句话,认为只有学生记住,才可以好好学习该学科。可是对于抽象的描述,学生是不易记忆的,就是记住了,也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时可以举个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放假学生回到家,隔壁亲戚张大嫂晚上突然肚子疼,可能找放假的你看看什么情况,毕竟张大嫂指导你是学医的,你可以简单询问张大嫂,一听张大嫂曾经患过阑尾炎,这次是不是阑尾炎,如果你学好解剖学能很准确的找到阑尾的体表投影,这时很简单,让张大搜躺下,找见阑尾的体表投影,反复按压几次就能确认是不是阑尾炎发作;反之如果没有搞清楚阑尾的位置,就会搞得无所适从。两种情况,结局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就可以体会到解剖学确实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确实是很有实用价值的,那句话不用说就记住了。而且有可能终生都不会忘记的。

六、对比记忆法

可以将一些描述相似的、容易混淆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对比,相同点和不同点就一目了然了。比如:泌尿系统中的肾和男性生殖系统中的的形态,如果不对比,很容易搞混,对比一下:共同点都有上;下端;但不同之处在于:肾有前、后面和内、外缘;而有前、后缘和内、外面。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在体内的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通过对比,问题也就很好的解决了。

七、口诀记忆法

解剖学中的一些杂乱的内容,可以编个口诀帮助学生记忆的。比如:讲到人体腕部的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要让初学的学生记住这一堆名词是不好记的,要搞清楚它们在腕部的位置就更不可能了。此时若编个口诀效果就不一样了。腕部的骨根据位置排两排:有近到远、由外到内:舟(手舟骨)月(月骨)三角(三角骨)豆(豌豆骨);大(大多角骨)小(小多角骨)头状(头状骨)钩(钩骨)。通过这十个字,很自然八块骨不仅记住了名称,位置也搞明白了。

八、图文结合法

一堆枯燥乏味的文字单独记忆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老师能在黑板上画个图,再在图上相应的结构上做个标注,这样可以将枯燥、繁多的文字形象化、简单化。比如:胃的形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胃的形态,并标出:贲门、幽门、胃底、胃体、胃大弯、胃小弯等结构。这样结合图,记忆就简单多了,并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果。

九、顾名思义法

顾名思义法即由名称就可以推断出其蕴含的意思。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记忆法。解剖学类似这样的名词是很多的。学习《人体解剖学》最起码应该很好的掌握解剖学这个名词的定义,而关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便可以运用此种方法。关于解剖学概念的描述是: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的学科。要记住这句话,先从字面意思解释:"解"即解开、打开;"剖"即剖开,用刀割开。展开就是:用到切割开人体后看见的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这样一来记忆就简单容易多了。

十、总结归纳记忆法

总结归纳法即将一些相似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避免重复性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人体各部都有许多动脉、静脉和神经,作为一个医学生,为了将来能在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的时候就必须对它们的名称、走行、分支、分布彻底搞清楚。这时经过仔细分析,比较,归纳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动脉、静脉和神经均伴行,即名称、走行、分支相同,甚至分布的范围也一致。鉴于此,记忆的时候只要记住动脉,静脉和神经也就记住了。

以上是笔者就解剖学记忆的一些窍门所做的总结,其实每种方法都不是单一的,学习中应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对解剖学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记忆,从而为后续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治疗中风后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下一篇:控制体重预防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