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分析

时间:2022-10-18 12:43:47

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分析

图1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图2电子信息产业中主要产品产业的价值链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因其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渐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占据了主角位置。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规模较大,为更多地从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我国必须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定价权,以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本文从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入手,联系现状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价值链与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

(一)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构成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注释(2005-2006)》,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雷达、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计算机、软件、家用视听设备、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等12个生产产业。根据这些产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和功能作用,电子信息产业可基本分为四大类:(1)基础产业,包括电子元件、电子器件产业。(2)核心产业,主要有计算机和软件产业。(3)信息应用基础产业,主要指通信产业。(4)信息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家电视听设备等产业。虽然不同的电子信息最终产品的产业价值链在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且随着行业的发展产业价值链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一般包括研发和设计、芯片及元器件生产、组件生产、整机生产与组装、全球市场销售和服务网络等主要环节(如图1),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着信息、物流和资金等方面的交换联系。各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进行价值链中的设计、生产、销售、配送。

(二)产业价值链与定价权关系

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主要是通过拥有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控制战略环节来掌握其产品的定价权。产业价值链的动力根源的不同决定了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竞争不同。Gereffi(2001)根据价值链驱动力把价值链分为生产者驱动价值链和采购者驱动价值链。以产业资本为原动力的生产者驱动价值链强调技术的研发、产品的不断更新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以投资为主线,通过产业的垂直一体化来强化规模经济效应和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企业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能力和整合上下游之间的各项资源,来获取在市场定价上的比较优势。而采购者价值链则以商业资本为原动力,以贸易形式形成产业水平一体化,强调通过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获得范围经济来影响企业的定价能力。此外,产业价值链的组织机构也影响着产品的定价权。产业价值链中企业的数量越多、规模越小,单个企业对产量和价格影响力越小,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反之,而当企业数量越少且具较大规模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能控制产品的供给,且当产品具有永久特色时,企业定价能力较强。

(三)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分析

下面就以上两种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来分别讨论定价权。

1.生产者驱动价值链中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者驱动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是芯片的设计制造,战略环节是芯片及元器件的生产。上游企业通过掌握芯片、整机设计等核心技术和拥有自己的销售及服务网络资源形成市场进入壁垒,其最终的成品则往往占据极为可观的市场份额,获得最大的附加值。除了掌握核心技术他们还通过规则、标准的制定及其监督实施,控制着核心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以维护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因而上游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支配地位。同时,上游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较大,在市场上具有定价比较优势,掌握该类产业产品的定价权。欧美国家和日本处于该类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治理者。如PC制造业,该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是中央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生产,Wintel联盟掌握了该环节的关键技术,主导着全球PC市场,因特尔的中央处理芯片CPU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共同形成了PC硬、软件工业标准。Gartner数据显示windows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超过90%,该战略优势形成了很强的行业壁垒,占据了行业内最大利润地盘,拥有产品的定价权。又如拥有自己的IP开发部门,掌握IC设计技术的美、欧、日的IDM公司通过制定标准和监督规则的实施,来获得产品定价上的优势,整合IC价值链的价值创造活动。2.采购者驱动价值链中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电子信息产业采购者驱动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研发设计能力、品牌和市场资源,处于商业流通领域的大型的海外零售商、市场批发商等是采购者驱动价值链的治理者,获得了价值链中的主要分工利益,拥有产品的定价权。以大型零售商为例,他们通过准确地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市场需求,进而对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掌握着市场销售的渠道管控权,有的零售商还可以严格地规定产品规格,甚至直接参与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自由定价能力。如消费电子产品的定价权基本为美国Wal-Mart、Costco、BestBuy等国际零售商所掌控。国际大型零售商通常向OEM供应商采购产品,并由其海外销售渠道销往国际市场。全球名牌家电制造中心格兰仕前些年的销售渠道由沃尔玛等国际零售企业控制,基本不能掌握其品定价权。二、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分析我国处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对价值链的战略环节缺少控制,核心技术、基础软件和销售市场等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目前我国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高的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出口大部分是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但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是价格的接受者。虽然我国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大国,但仍无法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及利益分配话语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研发能力不足,无法占据全球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近十几年来,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进行的主要是一般性的生产技术以及技术研究,欠缺对核心技术的掌握,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核心电子器件和大尺寸液晶面板等关键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贸易中只能作为价格的接受者。由于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环节竞争力薄弱,我国生产的主要是一般元件、中低档产品,或以来料加工贸易形式进行整机的加工和组装。总体上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这必然会大大削弱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谈判能力和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2.加工贸易方式使我国在产品定价中不具优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加工贸易组装和OEM贴牌生产为主,且产品加工程度不深,我国企业只能利用廉价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赚取加工费,不能获得较高的成品附加价值。组装用零配件主要通过跨国集团内部采购和调拨,产品贴国外品牌并由外企来营销。国内企业无法控制营销环节和构建分销渠道,不能把握市场需求,且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采用海外接单方式,这使得产品销售渠道受到外方和中间商控制。加工贸易使我国企业受到产业链上下环节的相向压缩,造成国内企业失去利润掌控能力,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的缺失。

3.行业集中度低,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集中度低是影响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大而不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在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形成垄断,市场结构处于分散竞争型格局,导致我国企业很难与国外大型企业对抗。同样由于价值链中经营主体过多,平均规模较小,利益冲突和无序低价竞销使得他们很难对外保持一个声音,市场势力缺失,使我国无法掌握定价权。目前我国的彩电企业出口低价竞销问题极其严重。

三、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定价权的路径选择

1.加强上游核心技术研发。要改变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下定价权缺失的状况,我国应向上游发展,加强上游核心技术的研发以扭转因上游受国外监制而丧失定价权的局面。我国应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高水平合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公共科研平台。以国内液晶电视产业为例,目前急需加大面板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改变液晶面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从而导致国内彩电企业只能是液晶面板价格的接受者的状况。如果中国本土企业能够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独立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那么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谈判能力能够得到相应增强,对参与产品定价及获取高附加值利益分配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集中度低,单个企业市场影响力小,对外缺乏合力。而大企业或产业内联盟在市场规模、资金技术、供销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加强价格方面的谈判力量,也可通过整合上下游各环节资源、聚集产业链优势和统筹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来引领行业的价格变动。目前,我国OLED产业面临缺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基础研究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在全球行业标准及知识产权领域缺乏话语权等问题,使我国OLED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具竞争优势。2011年6月,我国OLED产业联盟成立,该联盟致力于整合国内外资源,聚集材料、装备、器件、整机等各产业链优势,统筹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在推动我国OLED产业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改善我国OLED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局面和提高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3.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目前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区域分工意义的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群,但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从事一般元器件的生产以及整机的加工和组装。为了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层次和地位,进而掌握产品定价权,应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首先我国应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生产制造环节建立优势,提升在该环节的价值获取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发展,在制造上实现跨越发展。但长期来看,我国应沿着全球产业价值链,从OEM(委托代工)向ODM(设计加工)、OBM(自有品牌)攀升,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升级。此外,由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式系统,FDI和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硅谷IT产业集群的繁荣就得益于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的集聚。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集群企业在价值链上的整合方式、权力主体的明确以及权力实施方式。

上一篇:企业用人试行意见 下一篇:市县学前教育行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