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翻译中的“减法”

时间:2022-10-18 12:34:23

俄汉翻译中的“减法”

摘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与外国交流日益扩大,翻译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为了翻译出让受众可以理解,容易理解,最好是乐意理解的译文,必需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理论。我国早期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标准,这一标准也长期以来被翻译界所认可,翻译中“雅”是很难达到极致的标准的,汉语相对俄语来说以简洁为美,在俄汉翻译中,为了适应受众理解,常常会采用减译的方法,此文将其称为翻译中的“减法”现象。就此现象吸收众家之精髓并结合个人翻译感想做进一步研究,望可为广大受众和翻译界同人提供一些可以利用的文献,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目的;现象;减译

一、俄汉翻译中“减法”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俄文材料翻译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篇幅大大减小。一方面是由于汉语的书写区别于俄语单词书写,另一方面即:汉语表达简明扼要。因此在俄译汉时如同做“减法”,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且不减原文的意思,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文字累赘。从而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1](P.50)在实际翻译中,有时我们会不知不觉的翻译出极佳的译文,但却不明其中的道理,所以为了在翻译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理论真正指导实践,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和研究翻译中的“减法”现象。

二、俄汉翻译中的几个采用“减法”的原因

(一)因句子冗余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

有时俄语原文逻辑上是通顺的,按照原文翻译出来却未必通,可能重复,可能多余;有时同义词近义词往往连用;有时表示强调,翻译时只译处一个即可,以免引起重复的嫌疑。语言讲究简洁美,汉语更是如此,以简驳繁,力求以精短的形式承载更多的信息,而在翻译中用到“减法”。

拟译:我们国家经过这场战争,变得更强大,强壮。

佳译:经过这场战争我国更强大了。

拟译:这一原理是完全正确,完全对的无需解释。

佳译:这一原理完全正确,无需解释。

(二)因四字成语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

成语是语言世界中词汇面最富活力和表现力的单位,也是语言世界中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单位。[2](P.276)成语是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透镜,折射着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映照着民族文化的种种形态,汉语中成语数量庞大,具有表意明确简练的特点,而在翻译中被积极使用。人类生活的相似,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想象力及思维有时惊人的相似,甚至不少都是一样的[3](P.214),而且成语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但是俄译汉的主要受众是中国人,所以这种民族色彩无疑是一种使受众更易理解接受的手段。

拟译:灾难不会来一个。

佳译:祸不单行。

拟译:大家开始安慰他,甚至都笑他如此惊慌失措,不过他说:啊,先生们,受惊的乌鸦连见了灌木丛都怕。要是你们受过我承受的恐惧,现在就不会笑我了。

佳译:大家开始安慰他,甚至都笑他如此惊慌失措,不过他说:啊,先生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要是你们受过我承受的恐惧,现在就不会笑我了。

(三)因连接词或插入语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

俄语是大量使用连接词和插入语的语言,而汉语则不然,有的俄语中为了求得语气完整句子成型而使用连接词,这些连接词可以译出来,但却不符合汉语语法习惯或语言表达习惯,所以汉译时要采用“减法”。

拟译:如果敌人不投降,那么就叫他们灭亡。

佳译:敌人不投降,就叫他们灭亡。

拟译:为数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们认为,地球的大气不是变冷,而是相反的,是在变热。这个现象是因为人类大规模地入侵大自然所造成的,人类的活动在星球的气象的均衡中开始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佳译: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认为,地球大气不是变冷,而是变热。这是由于人类大规模地介入大自然所致,人类活动在星球气象均衡中开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因主题一格句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

主题一格句把主题放在最前面,强调它,使得听者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紧张期待的心情,为下文,即叙题做好铺垫。[5]这类句子的形式一般为:A+A'+B+C的形式,其中A与A'指同一主题,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只译出A,也有的只译出A'的情况,而略去另一个。

拟译:词汇工作,她很难。

佳译:词汇工作很难。

拟译:我的爸爸他曾是我市最大工厂的工程师。

佳译:我爸爸曾是我市最大工厂的工程师。

(五)因科普词汇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

在科技作品翻译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科普词。这些词的本身意思在翻译时若采用了,会使效果不佳,显得非常不专业,甚至不能被理解,因为科普词汇更加简洁。何嵘也曾在《科技俄语翻译技巧与方法》中强调,翻译中正确解决大量科普词十分重要,这些词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译文的质量。

拟译:“黑色漏洞” --- 奇怪的目标是宇宙体无限压缩的结果。

佳译:“黑洞”这奇怪的天体是恒星无限压缩的结果。

拟译:有趣的是,地面上的涡轮发电机理论,可用来解释任何宇宙天体 --- 月球,行星,太阳,群星 --- 的磁场问题。

佳译:有趣的是,地面上的涡轮发电机理论,可用来解释任何宇宙天体 --- 日月星辰 --- 的磁场问题。

(六)因概念的概括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使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进而使思想达到概括化的逻辑方法。[6](P.61)俄汉两种语言习惯不同,概念中俄语某些词语如果全部都译为汉语,译文概念就会出现外延过窄的语病,致使概念不明确,思想不周密,不全面,从而使译文不能忠实的传达出原文内容。在此种情况下,通常要采用“减法”进行翻译。

拟译:其他各种元素总计能构成数千种化学化合物。

佳译:其他各种元素总计能构成数千种化合物。

本例中“соединения”一词本身就是“化合物”,是“两种或多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物质。”[7](P.543)可见“化合物”这一科学概念本身就包括了俄语限制词“化学的”意义,因此,要采用“减法”的翻译方法,正如徐元瑛在《简明逻辑学》中强调:概念不需要限制的就不要限制,否则就要犯多余限制的错误。

拟译:钢和生铁不是金属,而是金属的合金。

佳译:钢和生铁不是金属,而是合金。

本例中“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е”是“金属的”意思,我们知道钢和生铁中还含有碳,所以不只是金属的合金,所以为了明确概念,应只译为“合金”。

三、个人体会

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必须考虑词语,句子甚至段落所处的语言环境,联系更长的上下文,权衡面向受众的语言习惯,风俗特点乃至文化水平,才能得出更合理的译文。

翻译犹如雕塑艺术,雕塑家为刻一条线注入心血,该刻的线条精雕细琢,不该刻的线条,哪怕只是一笔,也坚决不刻,翻译中也是如此,有时减一词好似剔除一疵,竭力做到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丁昕.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丁昕集[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陆永昌.俄汉文学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何嵘.科技俄语翻译技巧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5]鲍红.作为表情句法结构的提位-复指结构-表现-格和主题一格[J].外语学刊,1995,(1).

[6]阎德胜.翻译的艺术[M].北京:单子工业出版社,1993.

[7]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上一篇:基于图书馆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下一篇:奥运: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