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职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7 11:45:49

将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职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一、总述

分层式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及其W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则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 将分层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沟通能力能够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1.分层式教学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分层式教学法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择隐性分层还是显性分层。即在将班级学生根据成绩和相关标准进行分层时是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处于哪种层面;还是只是教师自己确立分层名单,课堂上根据层次名单指定相关学生回答其层次的问题。

显性分层的优点非常突出,学生清楚自己的层次,课堂的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但是,选择显性分层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被分为较差层次会产生自卑情绪。

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分层工作时要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分层教学的态度和接受程度。如果大多数学生对于分层教学持支持的态度,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显性分层。对于害怕自己被分到较差层次而感到自卑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谈话让其了解分层的意义降低其对分层的抵触心理,同时根据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将其安排在适当的层次。

(2)分层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层次的稳定性及流动性。如果层次一直不变,则很多学生会看不到上进的动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分层应该是流动的。当学生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为了能获得处于较高层次的满足感,学生会尽可能的往前追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当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时,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分到较高层次,回答较高层次的问题,完成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但是,过于频繁的层次流动不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稳定。一次考试就会改变学生的学习任务,因此,在鼓励学生层次流动的时候要保证层次的稳定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再进行知识测试,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层次的调整。要在层次的稳定中,保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实现稳步提高;在层次的流动中,激励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实现知识水平的飞跃。

2.教学任务布置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教学任务的布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实现语言技能的掌握。教师在布置的教学任务难度要适中首先教师要进行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然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及对教师的意见等。最后根据学生的测试分析和问卷分析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布置教学任务。

(2)教学任务的布置要和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相关。教学任务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更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要切实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职业沟通和服务的能力。第一,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要将单词、句型、对话有机结合开展训练。学生不仅能认识与自身职业相关的单词,还要能读懂句子,更要能运用英语进行职业对话。第二,教师要运用情景式、体验式、实训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彻底融入到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场景中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英语职业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将分层式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有机结合进行职业英语教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种教学任务中“用英语工作”,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及职业英语水平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要将这两种教学法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夏纪梅.任务型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上一篇: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策略探索 下一篇:《弟子规》“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