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10-25 04:23:08

浅议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发展

一、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会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会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处理流程等也都相应发生了变化。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修养。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发展的基础。

1.是职业学校会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前提

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会计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必须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承担着会计人才的培养任务,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会计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综合素质。

会计教师应顺应会计发展的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并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从拓宽会计教育的新模式、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会计教育教学服务。

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更需要招聘具备各项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应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必要的能力,这要求会计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规范的会计专业技能的指导能力,等等。

2.是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发展的基础

职业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方面的精品课程时需要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注重专业内涵建设,走“产、教、研”结合的路子,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会计教师作为精品课程的建设者,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会影响精品课程的建设。

二、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会计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更新速度慢

会计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促使会计知识系统不断更新变化,仅靠原有的知识难以适应不断升华的会计教学。目前部分会计教师在遇到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变化时,才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少主动寻求发展,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会计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不了解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知识,教学水平低下。

会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才能胜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会计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还应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掌握。

2.专业教师缺乏一定的科研能力

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学术研究的能力不强,难以适时地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无法紧密跟踪本领域的学术动态,从而难以将最新的会计知识和理论应用到会计教学中。会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积极参加会计方面的学术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计学术前沿动态,对会计学某一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将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3.专业实践技能不过关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目前的大多数会计教师并没有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很难顺利完成会计工作的一系列流程。另外,在高校学习时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没有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难以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教学。

4.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职业学校教师毕业于非师范学校,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课堂上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是会计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1.会计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会计的知识体系是随着国家法律环境及企I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自我发展的规划,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完善自我。会计教师应针对自身知识的薄弱环节和会计学的发展趋势,经常阅读、学习会计学科的最新理论及法律法规,不断钻研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教师应下企业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2.建立健全会计教师培训体系

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需求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和方式也很多,有教师自我学习、进修、专业培训、参加学术活动、下企业实践等。因此在提高会计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可以加强与大学、职教师资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成立科学、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学校要根据会计教师的实际情况及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会计从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加强新的教育理论及会计专业理论的培训,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会计方针政策及理论方法,不断更新会计教师的知识架构。加强以会计专业学术研究及会计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科研能力培训,解决会计教师在教育研究、专业研究等相对薄弱的环节,不提高会计教学科研能力。

3.加强会计教师下企业实践

随着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信息化在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校课程中原有的基本理论已经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会计教师需要了解企业会计实际的需求,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寻找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途径。所以,开展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定期聘请企业会计人员为会计教师开展企业财务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课程,通过不同企业会计人员的教授,可以使会计教师掌握各个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与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企业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4.扩展教学手段与案例教学

教师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教案的制订,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安排、调整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思维;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建立仿真实验室增强实践环节的直观性;引入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案例的引入应当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结合。

随着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等的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教师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向学生传送最新的会计专业知识。另外在注重技能的职业学校,教师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大山.高校会计教师职业发展之思考[J].网络财富,2010(7).

[2]陈 隽,熊 维.高职教育会计教师技术能力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

上一篇:一位普通椒农的生存经 下一篇: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