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烛照下的日本文学

时间:2022-10-17 10:43:58

“他者”烛照下的日本文学

“他者”烛照下的日本文学

――评《他者的表象――日本现代文学研究》

关于自我的探索,始终都与对他者的认识相纠葛。透过与他者的杯葛、对立等,自我被清晰地烛照出生成的机制、痕迹,也凸显出它在作为绝对者的他者的极度压抑下受难和抗争的历程。

文学具体而生动地演绎了自我与他者这一二元对立的命题。日本文学,尤其是日本现代作家特别注意有意识地开掘自我与他者这一哲学命题所包孕的内涵,以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将其具象化,并获取了丰硕的成果。郭勇所著《他者的表象――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一书正是以他者为视角来系统地解读日本现代文学经典的。

在序章中,作者指出自我无法依靠自身来完成意义的指涉,只有借助他者这一镜像才被型塑了意义的轮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者之于自我是绝对性的存在,而神又是这一绝对者的化身。在缺少基督教精神风土的日本,在作为超越者的神身上,已然看不到上帝慈爱的影子。在日本现代文学中,神更多地被描写成了君临大地的恶意的化身,现代人匍匐在它的面前,被迫体验着存在的荒诞性。

该书主体第一部分从“现代恋爱与家庭”这个视角,选取了明治时代的六部经典名著,分析了在现代化语境中,以“一体同心”为最高追求走到一起来的恋人、夫妇之间反讽地体验到互为他者的荒诞的命运;第二部分以中岛敦文学为个案,分析其文学中作为恶意超越者的他者形象;第三部分则选取了三位现代日本作家的作品,分析了他们在对他者的观照中重建自我的精神历程。在后记中,作者还进一步指出用“他者”这一关键词去解读日本现代文学经典的有效性和宽广的前瞻性。

该书特别关注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文学中自我与他者这一问题意识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以此为出发点,选取了不同时期、流派的著名作家,从不同的侧面来做出考察。共涉及日本现代文坛八位著名作家的十七篇作品。这些作家、作品从时间跨度上看,涵盖了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期在内的全部日本现代文学史的范畴。该书首先集中考察了日本现代文学在草创时期的四位重要作家二叶亭四迷、森鸥外、夏目漱石、德富芦花的“恋爱”小说,揭示了作为西洋舶来品的现代恋爱观在日本本土化过程中带给时代青年男女的困惑和伤痕,同时也厘清了裹挟在恋爱叙事中的国家主义阴魂的缠绕。换言之,日本现代文学从其成立的初期开始就直面现代人存在的本真,致力于表现现代人所承受的莫名伤痛。这样的奠基,为日本现代文学占据了一个具有形上性的制高点。作者选取了大正时代的芥川龙之介、战争时期的中岛敦、战后的三岛由纪夫和当下知名的村上春树四位作家,通过对其代表作的再解读,进一步指出,由明治先贤开创的透过自我与他者的对立这一视角来展开的关于现代人受难命运的思索一直都在延续、深化。这一主题也正是在延续、深化的过程中获取了现代性和永久的生命力。

诚然,正如作者在本书的后记中所言,以他者为视点来再解读日本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远非是本书所涉及的八位作家的十七篇作品所能涵盖的。循着这样的思路,可以挤进这一范畴的作家至少还有诸如大冈升平、武田泰淳、太宰治人,这确实是该著作的一个缺陷。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这样的缺陷终究瑕不掩瑜,它对开启阅读日本现代文学经典的新视野富于启示意义。

上一篇:熟视无睹与闻所未闻――简评阿尔贝蒂诗集《中... 下一篇:聚焦世博图书盛宴\